第15章 核戰爭幽靈出沒!鬥美帝炮擊金門(3)(3 / 3)

“我是葉飛?”葉飛拿起電話大聲說,“請問你是誰?”

“葉飛同誌,我是王尚榮。”話筒裏傳來了總參謀部作戰部長的聲音。

“上級有何指示?”葉飛問。

“中央決定炮擊金門,並指定由你負責指揮。”王尚榮說。

“由我負責?”葉飛一頓。心想,軍區新任司令員韓先楚已接替了我的工作,我現在雖兼軍區第一政委,但工作的重點主要是地方了。這是一個重大的軍事行動,應該由軍區司令員指揮,為什麼中央要指定我呢?

葉飛滿腦子疑問,但已來不及多想了,隻脫口問王尚榮:“是不是中央決定要我指揮的?”

“是中央決定的。”王尚榮回答道。

“是不是毛主席決定的?”葉飛又問。

王尚榮遠在北京,看不到葉飛的表情,但從問話中已能感覺到葉飛心中在想什麼,就說:

“劉培善同誌在這裏,你可以問問他。”

此時在北京的福州軍區副政委劉培善接過電話說:“是的,是毛主席決定要你指揮。”

葉飛說:“韓先楚司令員現在北京,應該由韓司令員指揮啊!”

劉培善說:“那你就不用問了,這件事中央已經決定了。”

葉飛沉默了一下說:“既然這樣,那行,我接受命令來指揮。”

葉飛接受命令後,立即召開省委會議,安排工作,決定讓江一真替他主持省委日常工作。旋即又組織了前線指揮所。

接受命令的第二天,葉飛率領軍區副司令員張翼翔和副政委劉培善,及前線指揮所參謀長張兼,由福州乘車奔廈門,迅速展開多項準備工作。

7月20日,葉飛根據中央軍委的指示在廈門召開了作戰會議,研究確定組成蓮河和廈門地區兩個炮兵群,分別負責打擊大金門和小金門的國民黨軍。另外,在廈門、蓮河地區組成一個高射炮兵群,各自保障本地區的對空安全。會後,各部隊立即向集結地域開進,秘密展開。

當時,福建沿海地區氣候還相當惡劣,狂風呼嘯,大雨滂沱。由於山洪的衝擊,主要公路、鐵路多處塌方,有的橋梁折斷,摩托化炮兵部隊在運行中的困難可想而知。但是,“軍令如山倒”,我英雄的炮兵部隊在工程兵部隊、當地政府和人民群眾的大力協助下,克服重重困難,晝夜兼程,向預定位置推進,並在風雨泥濘中搶修道路、構築工事、搬運炮彈和開設觀察所。

到24日,所有一切作戰部署全部準備完畢。

25日20時,福建前線指揮部接到中央軍委電令:前線炮兵部隊立即進入射擊位置,待命開炮。於是,各參戰部隊立即行動,於26日拂曉前全部進入發射陣地,隻待一聲令下,便可發起攻擊。

此時,遠在千裏之外的毛澤東,不但把目光盯住台灣海峽,更把視線放到世界,準備隨時應付可能出現的事情。

7月28日,葉飛收到北京的一份電報,內容是毛澤東致彭德懷、黃克誠的信(彭德懷當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國防部長,主持軍委工作,黃克誠任參謀總長):

睡不著覺,想了一下。打金門停止若幹天似較適宜。目前不打,看一看形勢。彼方換防不打,不換防也不打。等彼方無理進攻,再行反攻。中東解決,要有時間,我們是有時間的,何必急呢?暫時不打,總有打之一日。彼方如攻漳、汕、福州、杭州,那就最妙了。這個主意,你看如何?找幾個同誌議一議如何……如彼來攻。等幾天,考慮明白,再作攻擊。以上種種,是不是算得運籌帷幄之中,製敵千裏之外,我戰則克,較有把握呢?不打無把握之仗的原則,必須堅持。如你同意,請將此信電告葉飛,過細考慮一下,以其意見見告。

葉飛接到毛澤東的電示後,立即找來張翼翔、劉培善商議,覺得各項準備工作比較緊張,加之福建沿海遭受台風襲擊,連續暴雨19天,衝毀大小橋梁43座,公路鐵路塌方情況嚴重;部隊在陰雨中晝夜作業,疲勞過度,疾病叢生;特別是空軍部隊進入福建前線的轉場尚未完成,海軍入閩部隊尚在調動中,認為推遲炮擊時間較為有利。

於是,葉飛當即複電中央:根據前線情況,準備工作做得充分些再進行炮擊,較有把握。由於推遲炮擊時間,福建前線領導,根據毛澤東的指示,穩定了參戰官兵急於求戰的情緒,並對部隊進行了新的調整部署,各級指揮員和指揮分隊,周密計劃使用火力,區分射擊任務,對炮擊的所有目標,都進行了現場交叉測量、觀察,把目標都一一標在作戰圖上。前線指揮部還調派步兵和工程兵部隊協助炮兵部隊加緊構築工事和搶修道路。截至8月23日,在預定作戰區域內,有掩蓋的地麵炮兵工事構築120多個,各種急造軍用路縱橫交錯,密如蛛網。

炮擊金門序幕是空戰

炮擊金門的序幕,是由我英雄的人民空軍拉開的。葉飛經過實地考慮後,清醒地認識到,隻有首先進行一場空戰,打破敵人的優勢,掌握福建前線的製空權,炮擊金門的戰鬥才能順利進行。

當時沿海機場的飛機起飛,不能朝向大海方向,隻有往後飛,升空後再調頭。如果朝前起飛,就飛到台灣海峽上空了。我空軍要在福建前線站住腳,首先必須要戰勝敵人的空軍,不然,就掌握不了製空權。

根據中央軍委指示,空軍司令員劉亞樓抽調殲擊航空兵第1師第1團、第3團,第18師第54團,第9師第27團,第16師第46團和海軍航空兵第4師第10團,從原駐地轉場到福州、漳州和江西漳樹等一、二線機場。

為了加強福建前線空戰的指揮,中央軍委將原誌願軍空軍司令員聶鳳智調到福州軍區任空軍司令員。7月25日零時,聶鳳智“到位”,駐進了設於晉江的指揮所。盡管是大規模的空中行動,聶鳳智也要求部隊準備邊打邊進,爭取隱蔽接敵,以軍事上“出其不意”這一克敵製勝屢試屢驗的方法。根據司令員的指示,空軍部隊采取低空、分批、梯次推進、前後掩護的方法,神不知鬼不覺地向核心陣地移動。

至29日,第一批航空兵已抵達龍田、福州、汕頭等第一線位置。這時蔣介石還毫不知道。就在這天上午11時許,國民黨空軍第一大隊少校副中隊長劉景泉率領F-84G型戰鬥機四架,貼著雲層,搖搖擺擺地來廈門上空“正常”巡邏。聶鳳智一聲令下,我空軍殲擊航空兵18師54團大隊長趙德安立即率領四架米格-17型殲擊機,從汕頭機場起飛迎擊。

我機在雲下高度150米處集合編隊後,迅速穿雲上升,巧妙地接近目標。三號機飛行員高長吉報告發現兩架F-84G型飛機,地麵指揮員林虎師長根據雷達所顯示的飛機架數,當即告訴空中飛行員,目標是四架而不是二架,提醒他們謹防對方的“誘餌”戰術,並果斷命令他們大膽、沉著地實施攻擊。高長吉首先進入攻擊,開炮將敵劉景泉的僚機擊落。劉景泉見狀後立即大幅度急轉下降,企圖逃脫。正在他後邊的我軍僚機飛行員張以林當即推下機頭,緊緊咬住他,在距離150米時連續開炮三次,將其擊落。劉景泉負傷後,跳傘落海。其餘兩架國民黨飛機,一架被趙德安擊傷後立即同另一架一起掉頭向外海上空逃竄。激戰三分鍾,我空軍擊落敵機二架,擊傷一架,而我軍飛行員無一損傷,取得了入閩、粵後首次空戰的勝利。

國民黨空軍受到這次打擊後,為查明我空軍進駐東南沿海機場的情況,便改用性能較好的F-86型戰鬥機、掩護RF-84型飛機實施“強行偵察”。我軍起飛攔截後,很快擊落了敵機二架,擊傷三架,剩下三架匆匆地跑了回去。就在這一兩天之中,我軍飛機已在一、二線機場完全部署停當。

8月7日、13日和14日,我空軍又先後同國民黨空軍連續進行三次較大規模的空戰,國民黨空軍又被擊落擊傷六架飛機。8月14日的空戰中,我空軍十六師飛行員周春富單機與國民黨空軍11架飛機作戰。他在擊落國民黨空軍F-86型飛機二架、擊傷一架後,座機不幸中彈,被迫跳傘落海。福州軍區領導人得悉後,緊急組織軍民進行海上救援。15日,毛澤東讓秘書打電話,指示福州軍區領導人,一定要救起落水飛行員。我海軍炮艇和福建平潭縣1800多艘漁船,連續數日在海上反複尋找,但終未找到。11月28日,空軍政治部決定,給英勇捐軀的周春富烈士追記一等功,並根據他生前的申請,追認他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整個空戰,國民黨空軍損失飛機50多架,大約占敵機總數的三分之一。我空軍部隊也損失20多架。

我軍空軍入閩後連戰皆捷,基本上奪取了福建地區的製空權,有力地保障了陸、海軍參戰部隊展開部署和進行戰場準備。前線軍民對我空軍在空戰中所取得的勝利深受鼓舞,紛紛說:“福建的天空現在真正解放了。”

在我軍炮兵部隊和航空兵部隊緊張進行炮擊金門準備工作的同時,海軍水麵艦艇部隊采取水陸並進的方法,迅速隱蔽地入閩,準備參戰。7月19日,海軍入閩參戰部隊接到海軍司令部的預先號令後,緊張地進行入閩參戰的準備工作。7月底,東海艦隊根據中央軍委的決定,命令駐上海的魚雷快艇6支隊一大隊隱蔽南下。該隊全體官兵一律改著陸軍服裝,“陸地行舟”。8月2日晨,專列安全到達廈門。當天夜間,用平板車全部將快艇推到海軍碼頭,隨後將快艇吊放海中,再用護衛艦把魚雷快艇全部拖至停泊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