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劉武交屍 立儲實現(2 / 3)

公孫詭長歎一聲:“我料到會有這麼一天,隻是沒有想到來得這樣快,跟千歲一場,隻求好生看顧我的家小。”

劉武轉過臉去,不忍相看。

羊勝始覺奇怪:“你們說的話,我怎麼越聽越糊塗?”

“糊塗比明白好。”公孫詭也舉起杯來,“來,你我弟兄同飲同行。”

二人碰杯後一飲而盡,在一陣短暫劇烈痛苦的折磨中,兩人先後倒地七竅流血而亡。

田叔被召至現場,軒丘豹手指二人的屍體:“田大人,千歲滿足了你的要求,兩名凶手俱已被處死,請你驗明正身後割下頭顱,回京可以複旨了,這一切俱係他二人所為,與任何人無關,田大人也不要再深究了。”

事已至此,田叔還能說什麼呢?他隻能接受這個既成事實,但也總算不虛此行,回去向皇上也能有個交待了:“請千歲和軒大人放心,下官定當竭力周旋,願此案就此了結。”

但是,劉武心中依舊忐忑不安,皇上他會罷手嗎?

淅淅瀝瀝的秋雨,點點滴滴滴碎了人的愁腸。百十人的隊伍,遠不是以往的浩浩蕩蕩,顯得有些冷清孤寂。頭上偶爾飛過一兩隻失群的孤雁,使劉武愈發感到自己形單影孤的淒涼。原以為交上羊勝、公孫詭的人頭就萬事大吉,誰料想朝中百官不依不饒堅持要治他梁王之罪。而景帝也就不為他開脫,話裏話外的意思是,他劉武犯下了這等彌天大罪,不死也當扒一層皮。太後好像也受了他們的左右,又派人送來密信,勸說他進京謝罪,以減輕處罰。在這種形勢下進京,還能擺以往那皇帝出巡一般的威風嗎?在這種心態下進京,怎能有以往那種沿途歌舞聲色的歡娛?劉武一路上唉聲歎氣,可說是愁腸百結難卜前途的吉凶。

韓安國奉命護送,沒有了公孫詭,他就是“文武兼備”了。也就是說,除了負責梁王的安全之外,他還要擔起準謀士的重任。因為這不是他願意與否,而是劉武時不時就要向他問計要他拿出主張。

韓安國看看天氣,靠近車轎對劉武說:“千歲,前方就是函穀關了,這雨一時半晌也不見停歇,莫如在關上落腳,明日再趕路不遲。”

“也好。”劉武心中無底,他倒是期盼著遲些到達京師,路上也好想出個兩全之策。

安頓好後,劉武又將韓安國召至行館:“韓將軍,你說說看,本王此番到京,到底有無性命之憂。”

“性命當可無虞,但處罰可就難說了。”韓安國言道,“因為千歲此番確實犯下了大罪。”

“如何方可免卻刑罰呢?”

“千歲,依末將看來,您的安危係於太後一身,隻要太後出麵袒護,皇上是不敢難為您的。”

“太後一向對本王至為疼愛,但兩封密信催我赴京謝罪,未免令本王心中無底,太後還能全力保護本王嗎?”

“末將愚見,太後兩次密信,就是關心千歲的證明,此番進京路上,末將也在一直思索,如何確保千歲平安,卻也想得一個主意,不知當講與否?”

劉武正愁無人問計:“有話盡管大膽講來。”

“千歲不妨如此而行……”

劉武聽後雖說不十分讚成,但覺得倒是值得一試:“看看太後對我究竟如何,假若不痛不癢,我也就死心了。”

當天晚上,劉武帶兩名貼身護衛,暗中離開了函穀關,三人三騎連夜向長安迸發。第二天,整個車騎隊伍全都披上了喪裝,白旗白甲,就連車轎也綴上了白花。奉命到函穀關迎接的田叔,見到這個情景大吃一驚,他對韓安國發出疑問:“韓將軍,梁王千歲他在何處?”

“田大人,昨夜宿營時千歲還好好的,今天清晨末將到千歲住處,隻見到床上一灘血跡,而千歲蹤影皆無,按血跡推斷,千歲一定是遇害了,故而我們才換了喪裝以示祭奠。”

田叔去察看了血痕後,即飛馬回京向景帝稟報,很快,梁王進京途中遇刺的消息就傳遍了長安城。

景帝將長公主召來,未及商議,竇太後在總管太監的陪伴下,乘便轎來到了未央宮。

景帝一見母後親臨,驚得他慌忙起身相迎。近年來由於年事已高,竇太後帥不離位,有事從來都是召景帝去長壽宮,今日如此未報即至,可見其事態的嚴重性:“母後何故駕臨?吩咐一聲,兒臣去長壽宮即可,勞母後鳳駕,倒叫兒臣不安。”

“哼!”太後氣呼呼落座,“皇上,你辦的好事!”

景帝便有些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兒臣何事辦得不妥,惹母後如此動怒?”

“你還裝得若無其事,還我兒梁王的命來!”

“原來是為梁王之事。”景帝解釋說,“兒臣也是剛剛得到消息,召來長公主正欲商議。”

“明明梁王是被你害死,還假惺惺商議什麼?”

“母後,您可是冤枉兒臣了,梁王有罪,兒臣完全可以按我朝律條處治,何需暗害於他。”

“分明是你惟恐哀家攔擋,不能如願以償,才派人暗殺梁王。”

“母後,您這是錯誤的推斷,兒臣屬實未曾做那不義之事。”景帝起誓發願,“兒臣的為人母後還不知嗎?這些年朕對梁王的隋誼母後更是心知肚明,這次袁盎一案至多也就是責罰他一下而已,還不至於要他性命啊!”

“你說不曾暗殺,那他死不見屍,這又作何解釋?”太後不依不饒。

“母後請回長壽宮安心等候,兒臣一定將梁王找到就是。”

景帝好說歹說,總算將太後勸走。但是兩天過去了,仍無梁王的消息,而太後卻是兩日水米未粘牙了。而且太後是時不時的飲泣,眼見得消瘦下去,兩天光景便摳摟眼了,竟至於臥床不起。

竇太後因梁王而臥病,令景帝萬分不安。他親至病榻前問候,及至端湯喂藥,但一切都無濟於事,無奈!景帝在宮門貼出懸賞皇榜,如有人知道梁王下落,賞銀千兩。

皇榜掛出一整天,卻無揭榜之人,景帝在憂慮中煎熬,真的擔心太後因此而一病不起。這幾日鬧得他也是心煩意亂,連王美人的溫存體貼也被他一概回絕。總之,他是看什麼都不順眼,對誰都沒好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