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見長公主在座,栗卿略為一驚:“若知公主鳳駕光臨,下官就不去外麵應酬了,真是罪過。”
長公主微微一笑:“栗大人想必是進宮去了。”
栗卿心下又是一驚,暗說自己的行蹤她如何知曉。既如此,也就不能再隱瞞了:“長公主真是料事如神。栗姬娘娘捎話出來,道是身體欠佳,故而去雲陽宮探望。”
“本宮今日也正是為令妹而來。”
“請長公主賜教。”
“栗姬娘娘患的是心病,病因則是太子已立薄後已廢,但正宮虛位,她至今未能冊封為後。”
栗卿不能回避了:“長公主真是一針見血。”
“令妹傳你進宮,一定也是為了此事。”
栗卿隻好點頭:“確曾議及。”
“那麼栗大人一定給了令妹錦囊妙計。”
栗卿苦笑一下:“下官哪有什麼計謀,無非是好言相勸娘娘幾句,要她耐心等候,萬歲認為合適之時自會頒詔。”
“你沒有想過萬歲另立別人嗎?”劉嫖向栗卿心頭要害處捅了一刀。
“這,這是萬歲的事,作為臣子,下官如何得知。”
劉嫖又是幾聲冷笑:“栗大人,就不要故作鎮靜了,令妹的心情本宮盡知,而今到府拜訪,就是為令妹醫病而來。”
“醫病……”
“本宮要設法讓萬歲早日立栗姬娘娘為後。”
“這……”栗卿一時未敢接茬。
“感到奇怪嗎?難道令妹不曾提及我女阿嬌許配太子之事?”
栗卿一聽此言登時“啊”了一聲。妹妹確實說過此事,隻是她說將長公主氣走,這事看來是吹了。當時栗卿就埋怨妹妹不懂事,與長公主結親,正可借助其力正位中官。這麼好的機會,怎該拒之門外呢。想到此,栗卿立即代妹妹賠罪:“家妹一向驕縱壞了,不懂事理,得罪了長公主,其實她心中萬分悔恨,還望公主海涵。”
“要是和她一般見識,我還會主動到府上登門嗎?”
“如此長公主仍有意聯姻?”
“你說說,天底下誰的女兒不想嫁與太子呢?”
“那是自然。”栗卿已是滿麵笑容,“還望長公主在萬歲麵前美言,以使家妹早日立為皇後。”
“雙方既是兒女親家,即榮辱與共,為了我的女兒著想,也要保住太子之位,自然也要栗姬娘娘為後才算保靠啊!”
“一切全都仰仗長公主了。”
“本宮會盡全力,而且憑我在皇上心目中的位置,這事是必成無疑。”劉嫖頓了一下,“隻是這事也不能隻我一個人來跳光杆舞呀!”
“這是自然,”栗卿明白對方的意思,“長公主需要下官做什麼,請盡管吩咐。”
“望栗大人聯合幾位過從較密的同朝大臣,共同上本請求萬歲冊立令妹栗姬為後。”
“這,”栗卿有些猶豫,“自家妹妹,由我身為兄長的人出麵,萬歲該不會引發反感吧?”
“哎,無需多慮。有道是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你不出頭誰出頭?有了大臣們的諫奏,萬歲才好冊立啊!”
栗卿想了想,點頭:“有長公主策應,下官照辦就是。”
次日早朝,以栗卿為首的五位大臣聯名奏本,由栗卿領銜,當殿向景帝奏道:“萬歲,臣等以為,中宮為後宮之本,不可久虛,薄後已廢,國母宜早立。”
景帝看來對此也並非不關心,遂善言發問:“卿等以為何人可母儀天下?”
“恕臣直言,太子既已確立,太子之生母栗娘娘自當為後。”
“難道就無另外之人可為皇後嗎?”
“栗娘娘誕育太子,教子有方,盛德賢淑,堪為典範,足以為後。”
景帝臉色沉下來:“栗愛卿,栗姬乃你之妹,上本舉薦,當有徇私之嫌。”
“臣為江山社稷著想,並無一己之私,望萬歲明鑒。”
“說什麼出以公心,分明是陰謀策劃,裏應外合,意欲以栗家主宰中宮,進而幹擾朝綱,此議不準,再若動本,定當治罪!”景帝拂袖退朝。
栗卿被鬧了個大紅臉,怔在那裏,好不尷尬。
當晚,栗卿在府中猶自為金殿上遭斥一事鬧心,想去宮裏向妹通報一下信息,又擔心被景帝撞見,反被印證在搞陰謀。正舉棋不定之際,長公主劉嫖又登門來訪。
栗卿一見氣不打一處來:“我正想找你,倒送上門來,都是你出的好主意,讓我當殿受到萬歲訓斥,在百官麵前抬不起頭來。”
劉嫖毫不介意:“栗大人,這本在我的意料之中。”
栗卿未免好生不快:“長公主既知萬歲不允,為何還要我去討沒趣。”
“栗大人莫要介意,這是萬歲故意做樣子給百官看的。”劉嫖解釋道,“他怎能一本即允。”
“那,當如何處之?”
“明早繼續上本!”
“你還要我動本,萬歲還不將我治罪。”
“萬歲內心中感謝你還來不及呢,”劉嫖叮囑說,“你切記,不要顧及表麵上觸怒龍顏,萬歲斥責時你也要堅持己見。他在假意震怒之後,就會同意你的表章。”
栗卿內心還是疑懼不安,但又不能違逆長公主的意思,最後隻好勉強應承下來,說道:“好吧,那就依長公主之見。”
第二天上朝的時候,栗卿再次出列啟奏:“萬歲,臣昨日奏請立栗姬為後一事,不知陛下聖裁如何,今日我再次請聖上恩準。”
景帝的臉色瞬間變了顏色,話語裏也帶著不滿地說道:“栗卿,昨日朕已表明,栗姬不宜為後,你身為栗姬的兄長,理應避嫌謹言,而你竟然三番兩次地請奏此事,莫不是你懷有什麼野心?”
栗卿想起長公主昨日的囑咐,也就壯起膽子再次冒犯龍顏,繼續請奏說道:“萬歲,臣忠心可表,這樣做也是一心為國,太子的生母理應為後,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景帝也想起了長公主私下裏對自己的警告,心說,看來栗姬一家果然狼子野心,急不可待,便聲色俱厲地嚴肅嗬斥:“大膽栗卿,你們為了一己之私,竟敢公然反駁朕的旨意。”
平素裏與栗卿交好的幾位也在上朝時答應了屆時幫腔,此時見景帝不允,也紛紛站出來請奏,言稱栗卿所奏有理,栗姬理應被冊立為後。
景帝看到朝堂之上這麼多人都為栗姬請奏,想到栗姬竟然結黨營私,這才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要是真地立她為後,還不把整個朝政都攪個天翻地覆啊。於是景帝更加堅定了不立栗姬為後的決定,同時對栗卿結黨挑戰自己的權威做法也是相當反感,遂當殿傳下禦旨將栗姬的兄長送進了刑部大牢待斬,所有奏請者一律免官,逐出長安,永不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