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事?”楊友忠皺著眉頭,這安嶺當局長後,沒什麼事兒找自己而自己沒給辦的啊。
“就是尋找外資,與地區商業局聯合,共同合資開發兩局沿江土地的事。”安嶺見楊友忠想不起來,特意提醒道。
“嗬嗬,安嶺同誌。這事兒你是給我彙報過,可我不是叫你們走正規程序上報縣府辦麼?縣府辦接到文件後,肯定會批轉給相關領導批閱,從而縣上就可以盡快啟動研究程序的。”楊友忠這話,顯得特理直氣壯。
其實,就內心而言,這件事也是楊友忠對安嶺的意見之一。尼瑪的你都彙報了要搞招商引資辦合資企業了,可回去後又搞起了內部改革。
好吧,內部改革也行,但那招商引資那麼風光的事兒,為毛停下呢?如果搞不成或不想搞,你安嶺難道不能在電話裏說一句?
要說這物資局的意見,楊友忠也不是不能反駁回去,尼瑪,有本事自己也搞改革啊?別在一邊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但這安嶺好像理所當然似的,既然這樣,不找你說兩句以你為分管縣長是個擺設?
“楊縣長,關於招商引資的報告,糧食局在11月22號就送縣府辦了,文件竟然還沒傳到您這兒?”安嶺聽到楊友忠振振有辭的說法,頓時不懵了,這文件,沒壓在楊友忠這兒,又會去了哪兒呢。
“安嶺同誌,你確定你們局裏在11月22日已經把報告交到了縣政府辦公室?”楊友忠仿佛明白了,尼瑪,這其中怕是有誤會呢。
“楊縣長,我確定!”安嶺道。正式文件的上傳下達,如果走郵局,是有文件登記的;如果直接送到縣府辦,也同樣是有登記的。
雖然下屬單位送文件到上級單位,未必會給一個收件證明,但普通辦事員,沒有誰敢隨意把某份文件給吞了。因為文件屬於公函,它的出台有無數的程序,大家都可以互相證明。
“好,今天就這樣吧,我回去,讓你的人查了查;我這裏,也讓通訊員去查一查。”楊友忠當即做出決定,尼瑪,這是誰做的事,竟然敢在公文上亂伸手,一定要一查到底。
“謝謝楊縣長,我這就回去安排人跟蹤這事兒。”安嶺道。
……
沒有誰知道,就是這個招商引資的《報告》,已經成了引爆敘州政壇的點火之物了。後來,有人據此說是安嶺的操作。
安嶺聽到那是竇娥冤啊,這事兒,能算在俺頭上麼?自己好好地打一個報告,你們地區機關和縣機關自己捏著文件不辦,能怪得了誰呢?
因為“隱龍”的關係,安嶺現在所做的全部事情,幾乎都有相關的文件報告直達天庭。上麵如此重視安嶺,早期是他大學生和少年作家的身份,然後是他華國最年輕的經濟學碩士的身份,當然這是局外政治人物的看法。
最頂層對於安嶺的看法,核心的東西就一個:錢!
這家夥實在是太能掙錢了!雖然安嶺操作歐洲杯的事情,到現在為止上麵也不知道。但那些錢畢竟有一部分回到了華國銀行,這讓上麵立即知道,安嶺這家夥又在哪裏發了一筆至少十億美元級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