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巨鳥仙鶴(1 / 2)

從刑偵學的角度講,安嶺離開宿舍就那麼一會兒,哪怕用排除法也很好鎖定懷疑對象好不好。

不過,那並不是安嶺想要的。一來那樣的話太血腥太冷酷,二來也會使事件複雜化。想來上級放自己到敘縣糧食局的位置,既有看自己“強力”的一麵,但更多的則是要看自己“破局”的能力。

華夏的改革,大方向是明確的,不過後來也曾搖擺,哪怕到了21世紀,也有相當部分的人還在鼓吹“前改革時代”。

但除了大方向外,具體路徑、操作手法,不同行業的特點,都還有待摸索。

安嶺也是在接到地委組織部任命書後一兩天時間內悟出的東西。上麵,不是要拋棄他,也不是要折磨他,而是給他特別壓了一個重任。

至於是選擇糧食局或是商業局或是其他什麼局,則有其偶然性,也與安嶺在幾個月前突然對衝白河鄉糧站動刀有關。

隻是,如果上麵僅僅從衝白河糧站角度看安嶺可能對糧食係統有多大的辦法,其實是冒著極大風險的。

因為安嶺與衝白河糧站的對峙,壓根不是有改革糧食係統的辦法,而僅僅是出於維護農民利益的“原初意願”或一種年輕人的理想衝動。

事實上,安嶺給自己的定位,也不是改革家,更不是刑偵專家,而是發展、發展,再發展。

改革家,是要有理想情懷的,是要有犧牲精神的。華夏曆史上,無數改革家,雖然青史留名,但卻血肉紛飛,沒幾個有好下場。

安嶺並沒有那麼高尚,更沒有那種犧牲精神,他跟師父楊海學武藝,又去接受特能局的非人特訓,說穿了是他對這個時代不太相信,沒多少安全感,他需要加強自己的力量,內心深處未必沒有“魚死網破”的絕然感。

糧食局所開飯館對安嶺的態度非常好,雖然好象下午出席會議的經理沒有露麵,但副經理親自來給安嶺端菜,到也讓安嶺有點小小的感動。

與其說安嶺多麼理智,安嶺更願意做一個感性的人。一個感性的人,每天都有喜怒哀樂圍繞,情緒隨環境起起伏伏。該大口喝酒大塊吃肉,就放開膀子幹;該低回婉轉休閑浪漫,就把眉目柔和下來。

這樣的人生,才會有風花雪月的纏綿,更有蕩氣回腸的無悔。

……

“老板啊,我覺得,你這個官當得真沒意思,還不如辭職我們一起去四海縱橫!”送餐的人走了,兩個人默默地吃著飯,因為可能有行動,安嶺連酒都沒沒準。所以楊意才有如此一說。

“如果沒有根,縱橫四海隻能被海給淹死。”安嶺沒好氣地說道。

“好吧,權當我沒說。”楊意雖然是特能局戰士,但文化卻並不高,與安嶺熟悉之後,便有了點江湖之遠的意思了。

“等糧食局這一波事件過後,我們好好把未來的事情捋一捋,到時,你事情多起來,就不會有這麼多閑話了。”安嶺吃完了最後半碗飯,伸了一個腰,表示自己像個俗人一樣,對這種生活很好滿足。

“也不知道老武和晉北兩人找人的事幹得如何了。早知道,我也幫忙找人去了。”楊意又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