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堅強後盾(1 / 2)

信件並不長,隻有兩千餘字,畢竟崔所加作了要求,隻能說收糧食的事,不能說其他。所以信件上隻說了糧站在收糧食時,安嶺偏袒農民,特別是偏袒行凶之農民,導致糧站收糧工作無法正常開展的事情。當然,文章裏大話很多,套話很多,初看起來極為危言聳聽。

大約十分鍾後,張文廣就看完了。

“陸劍同誌,你看沒看這個材料?”張文廣問。

“報告書記,我看了,但我覺得安嶺同誌不太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這事兒,一定另有隱情。”

“這個狀紙,隻要認真看,就會發現它隱瞞了很多事實。兩個農民,正在交售公糧,還等著糧站給錢呢,正常情況下可能向糧站的人動手麼?而安嶺同誌了解情況後,做出了處理,估計是傷到了糧站這些人的利益,所以他們就來告狀了。”張文廣說道。

“張書記分析得透徹!”兩個秘書一聽之後,拍了一記馬屁。

“但是,這件事情,我們卻不能妄斷,這樣吧,本強,你通知一下行署的顯成同誌,下午五點鍾開個簡單的碰頭會,討論組建一個調查組的問題。”

“是,書記。”周本強表示記下來了。

“對了,張書記,剛才我給龔光祿說,讓他們在地委招待所住下,說領導有可能要找他們了解一下情況。您看?”陸劍補充了一句。

“哎呀,陸劍同誌,這件事你做得很好。這樣吧,你立即給興戰同誌打個電話,就說是我說的,叫他派幾名得力幹淨,以你為主,對兩位來告狀的人進行問詢,力求弄清最基本的情況。”

“是,書記,保證完成任務。”陸劍道。

陸劍,1965級的大學生,其父親曾是老紅軍,因為身體原因建國不久就逝世了,或許也因為這點,陸劍在人生中受到的衝擊較小,雖然大學畢業後很順利地進入了政府機關,卻到了偏遠地方的天西,而不是留在帝都。

他的這個地委辦公室副主任,到是一步步升上來的,不過,作為機關人員,升到副縣級或正縣行政實職已經差不多到頂了。

如果還想進步,就得離開機關,下到縣上去,哪怕擔任一名副職,也充滿著機會。隻是,這個機會並不那麼難找。

陸劍與周本強不同,周本強的長處在於文字,在於揣摸領導心思,也即是一個天生的秘書,但陸劍的長處卻在臨機決斷,譬如龔光祿來告狀這事兒,他就感覺到了不同尋常。

在華夏,告狀是個很普遍的事兒,小到告老師、告家長,大到告特務、告國賊。但是,衝白河鄉糧站以一個“單位”狀告一級地方行政領導的,卻是見所未見。陸劍敏感地覺得這事兒是個機會。

而且,他本人對安嶺的事跡也進行過研究,他發現安嶺的很多想法,看似天馬行空,實則有跡可尋。從為政理念上,他是很欣賞安嶺的。這樣的同誌,對天西有重大貢獻的同誌,怎麼能被隨意告倒或輕易處置呢?

陸劍帶著這樣一種感情去主持對龔光祿的問訊,再加上同名警察局的同誌虎視眈眈,龔光祿能夠堅持到底麼?

……

敘州行署,專員辦公室。

今年54歲的高顯成,曾經是一名部隊參謀軍官,因與上官意見不合,轉業調到地方工作,這一晃就是20年了,好在他因為軍方背景,在特殊年代也沒受到多少衝擊,除了職務沒提升外,原地踏步了近十年。但是,到了地委行署專員的位置上後,高顯成雖然工作特別努力,也做出了很大的成績,可敘州的碼頭上,卻有一個張文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