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衝白河鄉這個接待安排,報到縣人大後卻遭到了人大質疑。其置疑的理由很強大:由縣人大副主任帶隊的視察團到了你衝白河碼頭上,你衝白河主要負責人都不出麵?你們這樣做,是不是太沒有組織紀律性了,是不是對人大視察工作有抵觸情緒啊?
這一通批評下來,嚇得接聽電話的秦應餘一哆嗦,尼瑪,這要幹嘛呢?
也不能說縣人大是在找刺,因為衝白河鄉的情況確實太特別,它是黨政一肩挑,即黨委書記和鄉長是一個人擔任。
在其他鄉,製定的都是鄉長和鄉人大主席全程陪同的規格,這個計劃縣人大想找磋子也找不著,行政首長陪同已經很是看重了,如果還要書記這個一把手陪同,那就太過分了。你一個人大副主任到下麵,必須要黨委一把手陪同,你這是把黨委擺到哪裏去了呢?
秦應全把情況反映到安嶺這兒,安嶺才發現,自己這黨政一肩挑看起來威風了,可事情也多了起來,夢境裏,安嶺雖然也當過小官,不過那是事業單位的小官,哪怕是縣教育局一個股長下來,如果校長在校長也得陪著,再不濟也要打聲招呼,否則一定是吃不了兜著走。
好吧,安嶺隻得把方案改一改,弄成自己陪同,反正隻要一天時間呢。再說,時間長了這些縣上的大老爺們,在鄉下住得慣麼?
但是,當縣人大的正式文件下來後,安嶺卻覺得不是這麼個事兒了。
這種視察,一天一個鄉,或者視察者要視察幾個地方,大體上是每個地方呆的時間差不多,當然某個地方有風景名勝區又當另外。但縣境內的視察,其實不存在這個問題的。想要看某個風景區,隨便找個理由也可以。
縣人大的視察,確實是一個鄉一天,文件上是這麼寫的。但是,在具體吃住安排方麵,卻出現了一個怪現象,那就是包括視察祖出發的當天在內,前後視察三個鄉,也即衝白河、布達、黃泥三個鄉的早晚吃住,均由衝白河鄉安排。
安嶺不是擔心吃,也不擔心住。反正這錢是公款,誰吃誰不是吃啊。哪怕安嶺對這種吃喝風很是煩躁,卻也不敢站出來斷了基層幹部們的“福利”。
安嶺這是擔心吃住之外的意思。一群二十餘人的人大代表駐紮在本鄉,這工作還能正常開展麼?好吧,隻要定力好,工作也能開展。但誰能保證這些人大代表不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間?
為了預防萬一,安嶺隻得召集緊急會議:“各部門及主要分管幹部,立即自查自糾,檢查自己的工作在法律、政策方麵是否規範?特別是社會治安、計劃生育、農村經濟等,一定要仔細檢查。”
“安書記,我們是不是打個電話問問縣人大,為什麼會這樣安排?”副書記兼副鄉長高素華也覺得有些蔽氣。
“沒必要,這是上級部門的權利。另外,各部門一定要配合好、陪同好、服務好此次視察工作,絕對不能拉稀擺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