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任命一出,所有副股級(鄉團委書記、婦聯主任以上)幹部內心立即掀起了狂瀾!竟然是安嶺!果然是安嶺!一切的疑惑從此雲開霧散……
在石中玉宣布了縣委事務後,縣人大主任鍾格科宣布:“經縣西嶺縣人大常委會黨組研究,報縣委批準,推薦祖桂良同誌為衝白河鄉人大主席人選,待人大選舉通過後生效。”
這個小會,程序非常複雜,在鍾格科之後,石中玉又宣布了一件事:“衝白河公社原有齊敏真、餘先林、齊良澤等三名幹部,不再參與衝白河相關工作,縣上另有任用。”
根據縣委的部署,下午舉行“公社改鄉”動員大會。
動員大會上,縣委書記馬德平做了動員報告,用了很多諸如大事、喜事、好事來形容這次“公社改鄉”試點工作。
接著,縣人大主任鍾格科向全體與會人員講了“公社改鄉”最重要的一環工作:鄉人大代表選舉及鄉人大主席團選舉規則。
會議最後由敘州地委常委、行署副專員莊成洛作總結發言,並提出了幾點希望。
次日,衝白河鄉各級幹部開始“包村”選舉,至於安嶺則坐鎮鄉黨委,統籌指揮全局。好在這個改選,各村莊的稻穀收割都基本結束,否則真不知會開成什麼樣子。
選舉工作第一步,公布相關選舉法規及此次選舉辦法等;第二步則是選民登記、核準,第三步是推薦候選人並對其張榜公布,接著才是選舉。安嶺等鄉幹部其身份都下分到各個村莊參與選舉。
一般這種分配,皆屬於組織安排,帶有明顯政治意圖。譬如把安嶺分配到蝴蝶溝村參與選舉,蝴蝶溝村的選民們,就必須把安嶺選為鄉人大代表,否則,該村支部書記、村長,以及分管該村選舉工作的幹部,都要“背書”。
正常情況下,上麵矚意的候選人都沒問題,但怕就怕在出問題,而隻要出問題就是“政治問題”。
一個星期後,由各村選舉的人大代表齊聚衝白河公社,不,齊聚衝白河鄉,選舉鄉人大主席團。
鄉人大主席團,全鄉擔任有行政實職的幹部,都應該在主席團內,此外各村支部書記、村長必須在內,其他職務村幹部酌情考慮,此外還要考慮至少40%左右的非黨代表,他們往往是生產隊長或普通群眾。
人大主席團選舉,沒出任何意外,祖桂良以高票當選衝白河鄉人大主席團主席。
另有小學校長文煥儀,公社衛生院院長曹向蘭等當選為衝白河鄉人大主席團副主席,安嶺、高素華、秦興全等69人當選為衝白河鄉人大主席團成員。
根據相關規定,鄉一級人大,隻有主席團主席屬於有確切行政級別(後為正科)的職務,其他副主席皆為兼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