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叔叔好。”陳榮華雙手扶著自行車,但還是微微躬了躬身。
“好,好,來,你們兩爺子,請屋裏坐。”黃玉熱情地說道。
“就你一個人?”若大的客廳裏空無一人,陳懷安覺得有點奇怪。
“我嶽父去帝都開會去了,至於家人,則都在帝都。所以這幾天,這房子算是我霸占了。對了,我知道你老陳,無事不登三寶殿,說吧,這次來拜訪我有何事?”黃玉拿出兩個杯子,給兩人倒了兩杯白開水。
“哎,我這兒子,現在是一個公社的黨委書記,遇到點難題,我也拿不準。便來找你討討主意。”陳懷安道。
“啥難題,能把你老陳給難著?小夥子,說吧,什麼難題。”黃玉坐下後說道。
“好的,黃叔叔。”陳榮華便把他如何去了鳳棲,苦無辦法,拜訪安嶺,獲得三條建議的事給一五一十地說了出來。
聽完陳榮華的話,黃玉竟然一直不說話,隻是端著水杯,望著牆壁出神。
陳懷安知道在黃玉在思考,沒出聲打擾。但陳榮華卻眉著微皺:難道,安嶺這三條主意不行?
“你確定是那個叫安嶺的大學生出的主意?”突然,黃玉激動地問道。
“黃叔叔,你?”陳榮華嚇了一跳。
“我沒事。這三條主意,放在全國背景下,或許顯得比較平淡,但就針對青山縣而言,真是天才的主意啊!”黃玉感歎道。
“放在全國背景下,這三條又哪裏平淡了?”陳懷安頂了一句。
“老陳,你沒明白我的意思。這放在全國,出這種主意的人並不少。你想啊,全國多少人,學經濟的多少人,隻不過這些招數,在過去一直沒被重視和采納罷了。”黃玉解釋道。
對黃玉這個說法,陳懷安本身是搞經濟研究的,又哪會不知。這也是他不敢給自己兒子指路的原因,鬼才知道上麵會怎麼樣。
或許黃玉猜到了陳懷安的顧忌,所以他接著說道:“但現在不同了,我已經得到消息,雖然有很多阻力,但上麵發展經濟的主張不會改變。”
“你的意思,榮華可以在鳳棲試試?”陳懷安問道。
“不知榮華是咋個想的?”黃玉沒回答陳懷安的話,而是問起了陳榮華。
“我與父親的想法差不多,想幹,但又怕上麵算賬。而且,我確實覺得安嶺出的這三條主意真心不錯。”陳榮華實話實說。
“嗬嗬,那就好。你既然想幹,那就幹吧。現在不是說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麼,是好是壞,總得先幹起來再說。”黃玉肯定道。
“那好,有黃叔叔這句話,我就不怕了。”陳榮華當即頗有氣勢地說道。
“雖然我說了在全國相比,那個安嶺並不特別出彩,但在青山絕對是一個人才,所以你下去做事時,有機會多向那人請教。”黃玉最後說。
黃玉這人,官位一直不高,哪怕做到最後,也隻是享受副部待遇。原因是其喜歡做研究,不太喜歡官場應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