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你這次賣了我特別的高價,我出去宣揚,你以後還想做生意?
實際上在這一行的,都是靠眼光或嘴巴賺錢。靠眼光,投資哪款品種會漲;靠嘴巴,要把某款產品說得好上加好,哪怕價格高了一點,客人也會自動掏錢。
楊恕見狀,向坐在屋門處的一個少女努了努嘴,那少女從自己的身後抽出了幾本郵冊,放在一個托盤裏端了過來,托盤裏同量放有一個放大鏡以及鑷子。
放大鏡,是用來辨別郵票真偽的;鑷子,則是用來夾取郵票的。至於托盤,也可以將自己決定要購買的郵票帶護郵袋一起放在托盤裏。
“先生,紀念郵票都是按順序擺放的,可慢慢看。”少女將東托盤和郵冊放在安嶺麵前,說了一句便轉身而去。
買賣郵票之地,主人自然不會提供茶水,萬一茶傾倒在郵票上,算誰的啊。
安嶺打開第一本,就看到了“紀1”4枚套票,這套票夢境中價格並不高,如果收藏購買,原版大約在260-300元一套,至於再版的價格則是原版的50%左右。
安嶺正好在他那很是臭屁的朋友那裏,學到了早期紀念郵票的原版票、再版票、東貼原版票、東貼再版票的區別。
譬如這“紀1”,燈籠下方花紋右邊第一個花球,原版是斷裂的,再版是完整的。
接著,安嶺又看到了“紀3”包括東貼在內。紀3東貼原版,在夢境中的價格是相當貴的,出價35000元,還未必買得到;哪怕就是紀3東貼再版,也要價值2000元以上。
看到這兩套郵品,安嶺開始拿起放大鏡,認真地觀察起來。
“原版!”安嶺沒想到自己的運氣這麼好,前麵兩套自己看中的都是原版。
“老板,請過來一下。”安嶺決定問問價格。
“小夥子,有事?”一個大約退休了的老人走了過來。至於“老板”這個稱呼,年輕人可能不熟,但老人卻是很熟的。
“我問一下,這個紀3東貼,你們賣價多少?”安嶺指著那套“工聯”郵票問道。
老人沒有說話,伸出了一個指頭,比了一個“1”。
“一元?”安嶺拿不太準。
“小夥子,你開玩笑了,乘以十。”
“如果買得多呢?沒有優惠?”安嶺故意問道。
因為他對於“10元”的價格,完成能夠接受,這套郵票,夢境晚期可是值30000元以上呢。此時的10元再值錢,也值不了未來的3萬元吧。
“這個,我們也隻有兩套。”老人說。
“我當然還要其他票的。”安嶺想講講價。能多擠出哪怕10元錢,也意味著此後可能是幾萬元啊。
“你們到小房間來吧。”老人也注意到了安嶺手上的鑽石手表,知道這是一個真正的買家。
問了價格之後,安嶺才知,此時的郵品價格與後世的價格之間,並不完全成比例。有些此時價格比較高的,如果按溢價比而言,竟然也隻漲幾十倍的。可以說,如果投資10元在21世紀賺不到1000元,基本上等於不賺錢。要知道此時的大學畢業生不過38元的工資,而夢境後期的大學生,甚至有拿到月薪上萬的家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