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方麵的學習,目前隻有跟隨著老師的講解慢慢來。老師講了,大學英語將要學兩年,因為大家基礎差的原因,第一年主要給大家補基礎,第二年才開始加深。但加到哪怕最深,安嶺也知道,就是《許國璋英語》前四冊。
這個計劃,也正符合安嶺的想法。英語他要學,因為超級記憶力的出現,他可以適當加快節奏,一年打基礎,第二年逐漸深入的步驟沒問題。安嶺要做的不過是學得更多更深一點罷了。
有了“超級記憶力”這個金手指,安嶺對自己的寫作計劃也做了調整。那就是他準備把寫作與閱讀結合起來,先不忙寫散文,先寫書評。讀過書後,有感覺,寫幾筆,這在別人看來非常正常,至於理解力,安嶺一點兒也沒問題,保證站在這個時代的前沿,至於文章風格,安嶺同樣沒有問題,他完全可以把時代與自己的年齡結合得很好。
當然這隻是他的想法,到底能不能成,還得看寫出來之後的效果。
所以第二周一開始,宿舍幾個死黨就發現了安嶺突然變了一個人。
早晨開始準時起床,7點10分雷打不動,洗漱後去吃飯,吃飯後背著書包去上課。沒有課這家夥也背著書包出門了,總之是不在宿舍裏多呆哪怕一分鍾。
上課時總能看到這家夥坐在前麵第三排的正中位置,眼睛巴巴地盯著老師,如果看到這家夥梭邊邊了,肯定是大家都不想聽的課。
課上完後,又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直到中午12點,才會背著書包回到宿舍,拿著碗去吃飯,這時,如果沒課的話大家都吃過了。大家問他在幹嘛,他說在圖書館看書。
飯後1點,準時背著書包出門。這一學期,安嶺他們隻有一天下午有兩節課,其他都在上午,而且上午都沒排滿,因為總學時才21學時呢。
下午5點,這家夥背著書包回來了,然後換上膠鞋,去運動場跑圈圈。400米的標準跑道,這家夥要勻速跑40分鍾以上,大約5點50時回來,一身脫得隻剩一條短褲,拿起臉盆就去廁所衝涼,也不管這時鄰居宿舍裏還有女同學來拜訪。
6點10分左右,大家早就吃過飯了,夥食團馬上就要關門了,這家夥才拿著碗去食堂打飯,而打著飯後邊走邊吃,回到宿舍時也就差不多吃完可以洗碗了,這段時間,合計大約30分鍾。
好吧,6點40分之後,他會在宿舍裏與大家聊天打屁一會兒,但到了7點15分,這家夥背著書包又出發了,宿舍裏幾個家夥也是一臉無奈:這家夥不會還想參加一次高考吧?
7點15分出門後,這家夥就要等到11點整,圖書館關門時才會堪堪回來,又參與聊天打屁。
不過,這家夥從來不主動挑起話題,最多是有人點他的名發兩句聲音,又或者幹當“人民調解員”,大家爭執不下時才插進來。
安嶺確實在圖書館看書。
因為圖書館的借閱證還沒辦下來,他隻有去翻閱圖書館的各類報紙雜誌。當然這種翻閱以文學雜誌為主。雖然雜誌的風格,大多都還非常“左”,但也有一些雜誌刊登著帶有新時代氣息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