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反擊(2 / 2)

當日,被送回的五名軍官拿著大元帝國的國信回到了抗元聯盟。同一時間,大元帝國向抗元聯盟空投了數千萬份告示,將這一消息告訴了抗元聯盟民眾。

頓時,抗元聯盟沸騰了,為這四十三萬軍人擔憂的普通民眾紛紛要求國家贖回他們,但四十多個國家組成的抗元聯盟並未通過這一要求。畢竟有的國家被俘虜的人很少,有的又很多,所以一部分國家不願意共同承擔贖金,還有的國家根本就不想贖回戰俘,所以用贖金贖回戰俘的事便被直接或間接擱置了。

此時的大元帝國西部,可謂熱火朝天,四十三萬多戰俘拚命在幫元帝國修建城牆,從空中望去,幾乎沒有人偷懶。

原因很簡單,過了十天了,抗元聯盟仍拒絕支付賠償金。於是清正傑給了他們兩個選擇,第一個選擇,每天隻有一點飯菜,關在黑窂了,等待抗元聯盟支付贖金。第二個選擇,幫大元帝國幹活,按每天的個人工作量,給予一定的錢財,他們可以用這些錢買肉買酒,還可以為自己贖身。

於是幾乎所有人都選擇了第二個選擇,拚命幫大元帝國工作,然後拿到自己的工錢,去買自己需要的生活必須品。

清正傑沒有想到的是,在抗元聯盟的四十多個國家內,因為商品極少,貨幣流通不變,偏遠地區往往都是以物易物。而這些軍人的待遇往往一個月隻有二百斤稻穀,他們往往需要去勞作,去種田開荒,然後再去參加一些不合理的“訓練”。

因此,在大元帝國的工錢誘惑下,所有人都拚命地幹了,生怕晚一步,沒有事情做了。後來,這裏約有一半以上的人永遠地留了下來,成為了帝國的子民,當然這是後話。

三天後,清正傑在初步解決了戰後的憂患,安撫了民心後;親率二十三萬大軍突襲了抗元聯盟與大元帝國接壤的四個國家,然後不斷突進,五天內,連破二十三國,殺敵無數。

安國都城幽都內,氣氛十分沉重。作為抗元聯盟臨時總部的幽都,一直是軍、政大都,素來“繁華”,但從二天前起,這座城市便開始變得寂靜起來。尤其是今天,更是變得異常寂靜。因為元帝國的大軍已衝破了安國境內的七座郡城,兵鋒直指幽都。而今天,有人已看到大元帝國的騎兵開始出現在城外。

幽都的王宮內,劉傑安坐在王座上,看著眾家主坐立不安,忍不住冷笑不已。一些亡國的世家家主頓時大為不滿,畢竟他們國家被滅,近乎一半來不及帶走的財富被掠奪一空。

“主公,如今元軍大軍壓境,兵臨城下,您是否應該出手了?”

“是啊,主公,前兩日您以元軍不足為慮為由,不願出手,如今元軍已兵臨城下,幽都岌岌可危,還望您親自出手!”

“請主公出手,挽我聯盟軍威,揚我等國威!”

幾乎所有的家主都開口請求道,元軍的勢如破竹、勢不可擋,使所有人都恐慌了。那些快要被攻擊的世家家主更是心急如焚,恨不得劉傑安馬上出手。

劉傑安掃了眾人一眼,道:“我不能出手!”

“為什麼?”

一名家主忍不住質問道,劉傑安心中閃過一絲殺意,將這名家主記了下來,準備以後找他算帳。

“因為我是江域的人,跟你們暗地聯手對付清正傑也就罷了,但如果親自出手,我怕被神閣問罪。”

此言一出,不少人暗暗不屑,這理由完全站不住腳。但劉傑安拳頭太大,因此明知他在說謊,卻也不能拆穿。

看到眾人沉默了下來,劉傑安知道他們根本就不信,但又不能拆穿他,於是隻好用沉默來表示不滿。

劉傑安心中一歎,他又何償不想出手,但平安閣的宣言就像一把利劍,不要說他背後的三流宗門安宗,就是背後的指使者二流宗門鏡月宗現在都不敢直接與清正傑作對。一是因為平安閣對清正傑作保,二是誰也不知道清正傑背後的人是誰,所以誰也不敢第一個出手,萬一清正傑後麵站著一個大能,那麼亡宗滅門恐怕是意料之事。所以他們隻敢在背後做一點小動作,如果讓他們站在前麵來,那絕對是不肯的。

劉傑安正打算說兩句托詞,讓他們跟清正傑求和,突然場中一陣微風吹過。劉傑安心中一緊,剛想遁走,二道人影冒了出來。

“閣下好大的手筆,竟然敢在後麵算計我等,又為何不敢直麵我們。”

劉傑安腳步一頓,心中頗為苦澀。

“清正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