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九一八震驚中外!一二九激蕩天安門(11)(3 / 3)

這次遊行吸取了過去遊行的經驗,確定了依客觀環境和形勢而變化的遊擊戰術,即“化整為零,由零集整”。隊伍遇到軍警阻撓,即分散前進,一聲信號,分散的隊伍又馬上集中起來。還有“頭調尾,尾調頭”的戰術。如先頭隊伍遇阻,即迅速改變方向,由後衛帶頭繞道前進。這種靈活機動的行動,使強悍老練的保安隊也疲於奔命。這是民先隊經過多次露營和演習後得到鍛煉的結果。

遊行隊伍走到西單商場旁的東槐裏胡同時,遇到了宋哲元的汽車。學生們圍著汽車,高呼“擁護29軍保衛冀察”,“擁護宋將軍領導抗日”的口號,並要求宋哲元接見,答複學生們的抗日要求。宋聽到口號後,便打開車門,向學生要了傳單,好一會兒,才麵帶笑容離去。

下午1時,6000多人的遊行隊伍聚集在北大一院操場上。正準備出發遊行時,忽然接到保安隊的通知,宋哲元要在景山召集學生訓話。遊行隊伍列隊而行,在裝備齊全的警察、保安隊和憲兵的“護送”下,來到景山。直到下午5時許,北平市長秦德純終於代表宋哲元來了。他一走進大門,學生們就高呼:“擁護29軍抗日”,“擁護秦市長領導救亡”。他說:“同學們辛苦了”,大家齊聲回答:“不辛苦,我們為了國家和民族!”秦德純說:今天的示威是民氣的表示,29軍一定要本著喜峰口戰役的英勇精神,適應全國民眾的要求,擔負起民族解放的責任。他表示,今天逮捕的同學,是出於誤會,今晚就全部釋放。學生們報以熱烈的掌聲,表示擁護。當他說五年前政府失去東北,是因為準備不足時,全場學生高聲反駁道:“不對,是因為政府不抵抗。”最後,秦德純表示接受同學們提出的幾項要求,但希望不要見報。

天已黑時,大家才整隊走出景山,進行遊行。路兩邊的軍警依然站在那裏,但沒有和學生發生衝突。遊行隊伍唱著歌,意氣昂揚地回到了各自的學校。這樣自由的遊行示威是“一二九”以來所未有過的,它表明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取得了重大的勝利。

“一二一二”大示威的成功是正確貫徹執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結果。這次運動獲得了廣大人民群眾及愛國軍警的同情和支持,北平城內出現了各界團結一致、共同救亡的高漲局麵。這次行動也是對自己隊伍的一次檢閱:領導者周密的計劃、靈活的指揮以及集合與分散的遊擊戰術,保證了大示威的順利進行。一天的鬥爭證明了:在這一年裏,共產黨員、民先隊員和愛國學生,在黨的教育培養下,在民族解放鬥爭的激流中,受到了很大的鍛煉,政治覺悟有了很大的提高,鬥爭經驗也不斷地豐富起來了。

北平青年與西安事變

就在北平學生舉行“一二一二”大示威的同一天,西安爆發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北平青年運動麵臨著新的考驗。

西安事變是由東北軍首領張學良和西北軍首領楊虎城發動的。這是張、楊在民族大義和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的感召下,接受了我黨“停止內戰、一致抗日”的政治主張的結果;也是“一二?九”運動所掀起的全國抗日救國運動影響的結果。“一二?九”運動爆發不久,張學良派人到北平,慰問參加“一二?九”遊行示威的東北大學學生,並三次打電報,要東大當局“派民主代表赴西安”。經過中共北平市委的研究,決定派宋黎等三人以北平學聯和東大學生代表的身份去西安。宋黎等人到西安後,首先見了楊虎城,並在西北軍將領大會上介紹了“一二?九”運動情況。宋黎慷慨激昂的講演,引起了到會者的強烈共鳴。不久,他們又見到了張學良,向他講述了“一二?九”“一二一六”遊行示威的詳細經過以及學生們英勇鬥爭的感人事跡。張學良聽後深受感動,表示要堅決抗日,並說:東北從他手中失掉,一定要由他親手收複。隨即決定把宋黎留在身邊當秘書。1936年九、十月間,北平學聯和民先隊又正式派出代表團,前往西安,會見張學良、楊虎城,向他們說明北平學生愛國救亡運動的宗旨,還在西安的幾所學校作了報告。代表團又幫助西安的進步學生組織了民先隊。1936年7、8月間,張學良成立了學兵隊,隊員大部分是由中共地下黨組織介紹去的抗日積極分子,其中很多人是在北平參加過“一二?九”運動的中共黨員和民先隊員。黨領導下的“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影響和推動了西安各界抗日救國運動的蓬勃發展。

12月13日,北平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聽到了西安事變的消息後,反響不一。進步學生奔走相告,沉浸在興奮和歡樂之中。其中一些人認為隻要殺了蔣介石,就可以改變國民黨統治的局麵,組織全國抗日,因而主張公審他殺死他。有的人主張再發動一次遊行來聲援張、楊。少數頭腦冷靜的學生,出於對大局的考慮,主張還是和平解決為好。右派分子則垂頭喪氣,如喪考妣。大多數中間學生則陷入惶惑和疑慮之中,他們有的擔心會爆發大規模的內戰,有利於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有的認為隻有蔣介石可以統率全國武裝力量,蔣介石一死,群龍無首,國內將出現分裂和割據的局麵。

北方局和學委負責人通過學聯掌握了北平學生的各種反應,並派彭真到北平,召集學委開會,傳達了北方局的意見:不可貿然行動,耐心等待中央指示。

事變後第二天,黨中央根據當時形勢,確定了和平解決的方針,派出由周恩來、秦邦憲、葉劍英等組成的中共代表團到西安與張、楊協商解決西安事變的方案。經過幾天的艱苦努力,24日,蔣介石被迫接受張、楊提出的抗日救國八項主張,同意聯共抗日,西安事變得到了和平解決。

消息傳到北平,學聯號召各樣學生舉行慶祝活動,歡呼全國上下一致抗日。而國民黨特務及右派分子卻利用這個機會,對抗日救亡運動發起猛烈的政治攻勢。這天晚上,國民黨拚湊了一些學生,舉行火炬遊行。他們敲鑼打鼓,鳴放鞭炮,慶祝“領袖脫險”。第二天,他們又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慶祝”遊行,並召集大會,致電國民黨南京政府,叫喊“嚴懲張學良”“槍斃沈鈞儒等七人”“取消學聯會”等等。會上,右派教授和國民黨學生陰謀策劃成立北平市新學聯會。一部分學校還發生了國民黨學生搗毀愛國學生團體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