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26)(3 / 3)

當郭鬆齡舉事的消息傳到日本東京時,日本政府要人,包括宇垣和外務大臣幣原在內態度卻十分謹慎,隻強調“中立”,並未表態支持誰。他們關心的隻是日本在東北的侵略權益,是否會受到影響。在對郭鬆齡的政治態度未充分了解之前,他們對郭鬆齡和張作霖並沒有什麼成見。如就感情而言,宇垣等人甚至還傾向於郭鬆齡。

然而日本派駐中國特別是在東北的人員,包括關東軍、外交官、滿鐵頭目和張作霖的日本顧問在內,態度卻與東京的官員不同,比較傾向於支持張作霖。盡管如此,這些人一開始也沒有采取什麼行動,隻是進行觀望。為了了解郭鬆齡的政治態度,關東軍司令官白川義則首先派浦澄江中佐,以他的私人代表身份於11月27日到昌黎拜訪郭鬆齡,同郭進行了好幾個小時的會談。

會談中,郭鬆齡向浦澄江詳細列舉出了倒戈的七個方麵的理由,諸如:馮、張之戰最終可能導致世界戰爭;戰爭可能導致日、俄兩國的卷入;武力統一政策是錯誤的;人民要求和平;戰爭還會對幾省的經濟造成有害後果;戰爭會使軍隊的風紀敗壞,等等。郭鬆齡還要浦澄江注意他在11月25日拍發給列強各國駐北京大使的電文,他已在電文中保證繼續尊重已經同外國簽訂的條約,保護戰區外國人的生命和財產,要求列強中立。

郭鬆齡的意圖是想讓浦澄江知道,日本在東北的利益不會受到侵犯,並通過浦澄江說服白川,說服日本政府,不要進行幹涉。

但是,浦澄江卻認為,郭鬆齡所說的理由不充分。他反過來向郭鬆齡提出了三個問題:第一,你既然聲稱擁護和平,為什麼現在首先發動這次軍事行動?特別是由於張作霖與馮玉祥的國民軍剛簽訂了妥協條約,無論如何,這個條約已經對戰爭作了限製;第二,據報告,你的軍隊攻占海陽鎮和秦皇島時,曾進行焚掠,有鑒於此,一旦軍隊前進到長城以北,你期望關東軍作何反應?第三,由於你與張氏父子過去像一家人一樣,關係非常密切,而現在楊宇霆已經離開了奉天城,張學良又來到了秦皇島,你們不能努力作出一種和平解決嗎?

浦澄江的意圖是,希望郭鬆齡能夠停戰,與張氏父子找到一條“和平”之路。郭鬆齡辯解說:由於張作霖破壞了與馮玉祥的天津協議,下令要向國軍民進攻之後,他才采取行動的。因此,這與擁護和平並不矛盾。郭鬆齡還說:他本無意進攻奉天城,隻不過要把部隊“撤回”那裏而已。但如果遭到攻擊,他們將被迫迎戰。

浦澄江對這樣的回答不滿意。他雖然也承認張、馮的天津和約很脆弱,但他卻對郭鬆齡說:“實際上是你打破了這層薄冰,這不也是不容置疑的事實嗎?”浦澄江還認為,郭鬆齡所說的隻是“撤回”自己的部隊,這純屬虛偽之詞。他警告郭鬆齡:一旦南滿地區成為戰場,“關東軍定會采取適當措施。”

幾個小時的會談,就這樣不歡而散。浦澄江返回旅順之後,立即向白川作了報告。

他的基本看法是:

一、郭鬆齡無疑決心除掉張作霖

二、沒有和平解決的希望;

三、郭將來很可能以國民黨的主義和政策作為他的政綱;

四、郭周圍大半是國民黨政治家;

五、郭與馮玉祥確實有接觸;

六、郭周圍的那些人中,政治家和軍事指揮官之間目前還沒有十分融洽;

七、即使在郭軍的高層軍官中,也有人對此次舉事感到不快;

八、家眷在奉天省城的那些軍官們,普遍有種憂慮不安之感;

九、在普通士兵中,也有人覺得此次舉事是不道德的,結局也是個疑問。

白川完全接受浦澄江的看法,並采取了兩條措施:一是命令關東軍司令部立即開始製定維護南滿鐵路附屬地安全的計劃,以阻止戰爭蔓延到這些地區;二是命浦澄江親自去東京報告自己的看法。形勢的發展顯然對郭鬆齡越來越不利。

由於郭鬆齡的政治態度逐漸明朗,日本在中國的其他軍政官員,也開始積極呼籲政府采取措施保護日本利益。11月30日,張作霖的日本顧問鬆井七夫少將致電日本外務次官說:“郭是一個純粹的極端分子。如果他進入奉天城,他將立即聲明廢除所有條約,而日本所謂的特殊權利將化為烏有。”12月1日,駐奉天總領事吉田茂也致電外務省說:“為了維護我們在滿洲,並且打破使我們的勢力的發展處於停頓的目前局勢,我確信如果我們現在援助陷入困境的張作霖,使他輕而易舉地東山再起,對我們將並非無益。”此外,滿鐵社長安廣伴一郎也發出了類似的呼籲,說:“如果郭鬆齡的反叛在東三省能夠成功,按照他以及他的同類的口號,取消不平等條約,東三省就會失落並被排他性的赤色運動所獨占,就會發展成為一個沒有滿鐵和關東軍的自主區。”滿鐵理事鬆岡洋右與安廣的看法基本相同,他們都強調共產主義侵占東三省,亦即所謂“赤化”的危險。鬆岡還特別提醒日本現內閣說,原敬內閣時期,日本已經作出了決定,把張作霖作為這個地區的實際掌權者予以支持,如果現在改變這外政策,那將是在“背後捅他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