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城頭變幻大王旗(12)(3 / 3)

“總統不蓋印,就驅逐總統”

4月11日,美國駐華公使就美國對德宣戰一事向中國政府作了通告。段祺瑞繼續堅持利用參戰這一問題推行他的對外政策。他為了擺脫來自各方麵的掣肘,給黎元洪和國會施加壓力,4月下旬,召集依附於自己的一些省的督軍來京,組成“督軍團”,促進外交。在他的導演下,29日,督軍會議議決讚成他的外交政策。5月1日,內閣決定,由安徽督軍倪嗣衝,福建督軍李厚基、山東督軍張懷芝等人到國務院請願,要求即日宣布對德宣戰。兩年前袁世凱玩過的“自請自願”的把戲又重演了。

第二天,這些身著軍服,帽子上插著雞毛翎的將軍們進了總統府,公推善於辭令的李厚基向黎元洪“報告”,實際是對黎元洪進行威脅。不過,黎元洪還真有點膽量,以“軍人不能幹政”為題把督軍們訓斥了一頓。當天晚上,黎元洪的擁護者們興高采烈地說:“今天總統脾氣發得真好!”段祺瑞則認為,黎元洪訓斥督軍是有意給自己難堪,十分憤慨。當天晚上,也召集他的擁護者們在府學胡同商量對策。這時,武夫們又大喊大叫了起來:“總統不蓋印,就驅逐總統!”“國會不通過,就解散國會!”

5月6日,段祺瑞帶著“對德參戰提交國會案”,率領內閣成員來到總統府,讓黎元洪蓋印。黎元洪隨便翻閱一下就遞給了身旁的一位姓唐的監印官,這位監印官有恃無恐,氣呼呼地說:“此案我不能蓋印!”竟把文件推了回來。這一下子惹惱了段祺瑞身邊的教育總長範源廉,他大吼一聲:“爾何人!不配說不蓋印!”說時遲,那時快,跨步向前,猛力一推,把這位監印官從門裏推了出去,門上的玻璃撞得粉碎。段祺瑞氣得鼻子一歪,一言未發,不辭而走。黎元洪怕再鬧出什麼新花樣來,親自動手蓋了印。堂堂的國家最高當權者在如此不體麵的廝廝打打中處理國家大事,在中外曆史上是絕無僅有的。這樣處理國事,國家不衰敗,人民不遭殃,豈不成了怪事!

段祺瑞步步進逼。他把從袁世凱處學來的招術用完一套再用一套。5月10日,國會開會審查提案的這天,一支又一支光怪陸離的隊伍出現在國會前。他們自稱“公民請願團”,其中有段祺瑞手下的幹將傅良佐雇用的街市流氓充當的“五族公民”,也有“陸海軍人代表”。這夥烏合之眾手裏拿著小白旗,向議員們散發“請願書”和“警告”傳單,如不接收,就是一陣拳打腳踢,因此,有十幾名議員未等國會召開就受了傷。接著,2000多人的“請願團”重重包圍了國會,要求當日通過參戰案,否則,不許議員們出院,一直鬧到晚上9、10點鍾也沒有一個結果。因為這是“舊戲重演”,議員們又大都經曆過袁世凱曾經搞過的那個場麵,所以,“不管公民團”如何張牙舞爪,威恐恫嚇,也不慌不亂,還談笑自若。解鈴還須係鈴人。段祺瑞一親自出馬,“公民團”也就一哄而散了。

段祺瑞偷雞不成反蝕米。“督軍團”“公民團”一鬧騰,不但使他更加不得人心,反而授人以柄。黎元洪抓住這個把炳,煽風點火,一再聲稱:“此次搗亂行為,當由內閣負其全責。”內閣成員也紛紛辭職,隻剩下他一個人了。這樣,國務院例會不能舉行,總理無事可幹。黎元洪當然幸災樂禍,非常開心,說:“閣員沒有了,看他如何做光杆總理!”還逢人就問:“光杆總理做得下去否?”5月19日,國會以國務院不能舉行例會為由,緩議對德宣戰案。這更加使段祺瑞陷入窘境,日子越來越不好過了。可是,他橫下一條心,來了個我不辭職,看你奈我何!於是,便照常去國務院辦公,支撐著“一人內閣”的局麵。然而,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他又擔心黎元洪免他的職,為了有所準備,他讓秘書起草了一個辭呈,不料,徐樹錚不同意,把辭呈從秘書手中搶過來撕了。果然,5月23日,黎元洪下令免了他的職。他沒有別的辦法,就以國務院的名義致電各省,宣稱這個命令未經總理副署無效,以示抗拒。然後,便離開北京去了天津。霎時間,他在天津的住處,車水馬龍,門庭若市,各式各樣的人物進進出出,一個個陰謀從這裏出籠,一個個行動從這裏開始了。

督軍團在北京胡鬧了一陣子之後,應張勳電邀紛紛去了徐州,召開了徐州會議。段祺瑞派他的代表徐樹錚參加了會議,並開始實施他陰謀計劃的第一步――借刀殺人,即利用張勳推倒黎元洪,因此,張勳在這次會議上提出複辟的條件,徐樹錚不表示反對,似乎還表示同意。5月29日,段祺瑞和倪嗣衝在天津策劃後,倪嗣衝在蚌埠首先宣布“獨立”,與中央脫離關係。爾後,奉天、陝西、河南、浙江、山東、黑龍江、直隸、福建、綏遠、山西等省的督軍們紛紛響應。與此同時,段祺瑞在天津設立了“各省軍務參謀處”,與黎元洪分庭抗禮。這批赳赳武夫們的舉動頗似要搞兵變,嚇壞了手無寸鐵的黎元洪。他饑不擇食,接受了李經羲的建議,電召張勳入京調解時局。張勳乘機帶兵進京,演出了一出複辟的醜劇。黎元洪追悔莫及,迫不得已,於7月1日寫了一道命令,派秘書秘密出京,送給了段祺瑞。命令的內容是免去李經羲的國務總理職務,特任段祺瑞為國務總理,並請求他舉兵討伐張勳。同時,黎元洪還讓這位秘書在天津發出了請馮國璋代行總統的通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