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辮子大軍入京城!複辟夢斷天安門(31)(3 / 3)

恰在這時,天上傳來“嗡嗡”的飛機馬達聲,隨即“轟隆”一聲巨響從皇宮方向傳出,根據軍事知識判斷,這一定是南苑機場“討逆軍”的飛機扔炸彈了。果然,不一會兒,皇宮衛隊急電報告,“叛軍”飛機共扔下炸彈3枚,其中落在禦花園水池和交泰殿側隆福門簷瓦上各一枚均未爆炸,惟落在乾清門前的一顆當場炸死一名轎夫。這是中國有史以來發生的第一次空襲,也是中國空軍進行的第一次實戰投彈。但實際上也不過就是一次威嚇行動而已,並不能真算是什麼“實戰”。然而,就這麼嚇唬一下也就把個清朝皇宮嚇亂了套。溥儀後來在他的自傳中寫道:

飛機空襲那天,我正在書房裏和老師們說話,聽見了飛機聲和從來沒聽見過的爆炸聲,嚇得我渾身發抖。師傅們也是麵無人色。在一片混亂中,太監們簇擁著我趕忙回到養心殿,好像隻有睡覺的地方才最安全。太妃們的情形更加狼狽,有的躲在臥室的角落裏,有的鑽到桌子底下。當時各宮人聲口曹雜,亂成幾團。

不過,辮帥張勳卻毫無怯意。盡管此時,他的軍事力量隻剩下了蘇錫麟所部四個營約1500餘名辮子兵,連他自己心裏也很明白,靠這麼點兵力,在軍事上已是不可能有什麼作為了,敗局業已鐵定。但他仍決心拚著雞蛋往石頭上一撞,以嚐嚐那一陣悲壯的粉身碎骨的快感。於是,他一麵命令蘇錫麟將隊伍拉到前門箭樓以內至天安門前,西至中央公園,東至東交民巷北口一帶的範圍之內,布置了防禦工事,準備好臨終前的最後一搏。但同時,卻又於7月8日向全國發布通電,試圖以個人讓權的方式弭息戰禍,以免政治前途和身家性命的徹底完蛋。其電文雲:

我國自辛亥以來,因政體不良之故,六年四變,迭起戰爭。海內困窮,人民殄瘁,推原禍始,罔非共和之厲也。勳以悲天憫人之懷,而作拯溺救焚之計,度非君主立憲政體,無以順民心而回末劫。欲行君主立憲政體,則非複辟,無以定民誌而息紛爭,此心耿耿,天日為昭,所幸氣求聲應,吾道不孤,凡我同袍各省,多與共謀,東海、河間,尤深讚許,信使往返,俱有可稽。前者各省督軍聚議徐州,複經商及,列諸計劃之一,嗣以事機牽阻,致有停頓,然根本主義,詎能變更?現以天人會合,幸告成功,民不輟耕,商不易市,龍旗飄揚,遍於都城,萬眾臚歡,鹹歌複旦,使各省本其原議,多數讚同,何難再見太平?不意二三政客,因處地不同,遂生門戶之見,於是主張歧見,而以專擅見規,遽啟兵端,集於畿輔,人心惶恐,輦轂動搖。勳為保持地方治安起見,自不能不發兵抵禦。戰爭既起,勝負難言,設竟以此擾及宮廷,喪失利權,則誤國之咎,當有任之者矣。唯念此次舉義之由,本以救國濟民為誌,決無絲毫權利之私攙於其間,既遂初心,亟當奉身引退。況議政大臣之設,原以興複伊始,國會未成,內閣無從負責,若循常製,僅以委諸總理一人,未免近於專斷,不得已而取合議之製,事屬權宜。勳以椎魯武人,濫膺斯選,辭而後任,方切慚惶,故於本日請旨以徐太傅輔政,組織完全內閣,召集國會,議定憲法,以符實行立憲之旨,仔肩既卸,負責有人,當即行辭職,其在徐太傅未經蒞京以前,所有一切閣務統交王聘老暫行經管,一俟諸事解決之後,即行率隊回徐,但使邦基永定,漸躋富強,勳亦何求?若夫功罪,唯有聽諸公論而已,敢布腹心,謹謝天下!

可是,現在無論是馮國璋,還是段祺瑞,都絕不會有興趣再聽“張大哥”這番嘮嘮叨叨的辯白了。穩操勝券的“討逆”將軍們更不可能放縱他再“率隊回徐”去當一名無法無天不便約束的辮子軍大帥,他們最希望張勳選擇的道路,當然是去天堂拜見那位不會倒台也無須鬧什麼複辟的玉皇大帝。

於是,在段祺瑞指揮下,各路“討逆軍”於7月9日從四麵八方把京城包圍了起來。其中安定門外為第一師,西直門外為第十二師,朝陽門外為近畿軍第一旅,廣渠門外為第一師第二十九團,永定門外為第十一師,彰儀門外為第三師、二十師,共計約5700人;擁有大炮七十餘門,機槍80餘挺,此外,還有飛機若幹架。而張勳的辮子軍總共不過1500名,按照兵力對比,“討逆軍”完全用不著采取什麼圍城態勢,就可以長驅直入,直搗黃龍;或者更簡單一點,再派一架飛機從張勳頭頂上扔幾顆炸彈,在當時那種毫無防空工事的情況下,準叫張勳粉身碎骨。但段祺瑞擔心打起槍炮來影響各國駐華使館安全,得罪了外國爸爸不好辦。特別是張勳的南河沿宅邸離東交民巷使館區距離很近,當時從飛機上向地麵目標扔炸彈的準頭大體也不亞於盲人騎瞎馬,弄不好一顆炸彈扔在洋大人頭上,少不了又要賠掉半個中國。因而,段祺瑞頂希望的還是不發一槍一彈,便把張勳捉拿到手。

不戰而擒張勳的辦法,自然是一麵造成大兵壓境的氣勢,威脅瓦解辮子軍軍心,一麵繼續開大價收買張勳部屬,使他們反戈。為此,段祺瑞在圍定北京之後,先後派遣駐京辮子軍統領蘇錫麟的朋友、親屬等共三批人馬,以10萬銀元和一個實缺鎮守使的官職,誘逼蘇錫麟棄張投降。然而,段祺瑞這回卻碰上了一名真正的好漢。蘇錫麟竟然不顧一切誘惑,決心為保衛辮帥而血戰到底。段祺瑞見買不動蘇錫麟,隻得轉而請王士珍出麵,直接說服張勳本人交出軍隊投降。王士珍還保證聯絡各國駐華公使簽字擔保張勳生命財產之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