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辮子大軍入京城!複辟夢斷天安門(29)(3 / 3)

“操你媽那個張大辮十八代祖宗!你張大辮要耍弄老子,老子要叫你死無葬身之地!”段祺瑞惡狠狠地詛咒著,腦子裏隨即閃出一串惡念。他一麵緊急發動皖係各省督軍向李經羲施加壓力,阻止其出任總理;一麵派人威脅交通係、研究係等各派政客,阻止他們出任李經羲內閣成員;又一麵派出自己的心腹徐樹錚火速趕赴北京,幹脆順著辮帥的一貫思路,大力促成其速行複辟。徐樹錚代表段祺瑞明確許諾:“隻要推倒總統,芝老(段祺瑞字芝泉,故有芝老之稱)對於複辟一事,自將堅持一貫之讚成立場,望勿稍置疑,致失時機。”

於是,張勳終於會心地微笑了。他料定段祺瑞終將拜上門來,求他搬倒黎菩薩。而要做到這一點,他老段就必須以讚同複辟作為交換條件。現在,這一預料果然實現了,他禁不住喜滋滋地想道:媽那個巴子,任憑你段芝泉狡詐如狐狸,這回總算叫老子把你折服了。可是,他卻怎麼也沒有想到,狡詐如狐狸的段芝泉不僅沒有被他折服,而且在他的腳前掘就了一口黑洞洞的陷阱,隻需他再往前邁動半步,就將連人帶馬一骨碌翻落下去。

“皇上萬歲萬萬歲”,一片龍幡掛城樓

張勳雖然是一介武夫,而且按照他的思想軌跡,他遲早必然要走到複辟敗亡這一步。但實際上,從前麵的敘述中,我們已經可以看出,自從北上以來,他在具體實施自己的複辟計劃時,卻表現出了一種與他的性格很不相符的深思熟慮。他同李經羲6月14日到的北京。6月16日,他即獨自秘密進宮覲見了12歲的小皇帝溥儀。向“聖上”剖白了自己多年來圖謀複辟的抱負,並請示“聖訓”。據說當時溥儀聽了連連搖頭,表示不同意。這使張勳頗為詫異,忙問:“皇上為何不願複辟?臣願一聞聖慮。”小皇帝說:“陳師傅(陳寶琛)每天教我讀經史詩文,我沒有功夫多管別的閑事。”張勳聞言後五體伏地說:“皇上若再即帝位,必須管理國家大事。不能盡是一味的讀書。”小皇帝也驚奇地反問道:“如果我再即帝位,就真的可以不讀書了嗎?”張勳說:“自古皇帝都善騎射,尚未聞有隻一味讀書的皇帝。”誰知小皇帝聽了張勳這話,竟分外高興,說:“如果是這樣,那咱們來玩玩複辟吧!”張勳得了這道“聖訓”,興奮得前額磕起了一個包。由此可見,他的複辟願望是何等的迫切!

然而,直到這時,他仍未完全喪失理智。他知道這種事若非北洋集團多數督軍一致行動,絕無成功之可能。因而,他故意留著黎元洪坐在總統寶座上,並抬出李經羲來要挾段祺瑞。直到段祺瑞派徐樹錚明確許願,隨後又征得各省督軍一致同意,他才覺得事情大體有了點眉目。恰巧這時候,張鎮芳、雷震春從天津趕來,而馮國璋的代表胡嗣瑗亦從南京趕來,幾個人和萬繩木式緊密勾結在一起,又促成張勳電召康有為從上海趕到北京,一撥子複辟健將從前後左右圍著張勳團團轉,強烈要求張勳立即實行複辟。

張鎮芳、雷震春都是徐世昌的親信、剛剛解散的天津總參謀處的幹將。他們在袁世凱死後落了職,原想靠著徐世昌、段祺瑞在政治上撈一把,沒想到計劃被張勳打破,轉眼看看張勳實力雄厚,督軍團共同支持的複辟計劃大有可為,便又像蒼蠅逐臭一樣追到張勳身邊來,希圖通過複辟撈到一杯熱羹。但他們都是武夫,不會籌辦有關複辟的各種文電公案。這才想起了正在上海鑽研複辟理論的康有為。康有為涉足複辟陰謀已有多年。徐州召開幾次督軍團會議期間,他都在張勳府中,因而在十三省督軍讚同複辟的誓書上,他也簽上了大名,直到第四次徐州會議結束後,他才返回上海。此番接到張勳電召,連忙剃了胡子,化裝成一般商旅,乘坐三等客車偷偷潛入京師,住進了北京南河沿張勳私邸。

現在,“武聖”“文聖”又聚首在一起,外加有了張、雷兩員大將為助,張勳感到氣勢更壯了。但仍使他感到信心不足的是,他帶進北京的部隊僅有十營計四千餘人,而當時駐紮在京畿一帶直屬陸軍部指揮的部隊卻有三四萬人。這些人既可能聽段祺瑞調遣,也可能聽馮國璋遙控。而此時段祺瑞雖已表態讚成複辟,但並非他本人親口所言。一旦複辟真的發動起來,而複辟又不能使段祺瑞切實獲得好處的話,那麼,段祺瑞將如何動作還很難預料。萬一動起武來,而徐州援兵又一時不至,他這四千辮子兵就會顯得勢單力薄,難以支持。思來想去,他還是覺得沒有十分把握,不宜妄動。因此,在好幾天時間裏,盡管張鎮芳、雷震春從早至晚纏著他絮聒不休,張勳就是不肯點頭。有一天,張鎮芳從天津派人送給張勳一封信,說他“已經聯合好了近畿軍隊中的李長泰、劉金標兩個師和駐廊坊、豐台的楊桂堂和吳大鼻子兩個旅,奉天馮麟閣的第二十八師和張海鵬、湯玉麟兩旅,亦已引弓待發,隻待我公決定早日發動。今若食言,將失信於天下”雲雲。張勳看完這信,亦置之不理。到6月28日,雷震春、張鎮芳幹脆各搬了一張椅子,擋在張勳辦公室門口,不許張勳出門,嘮嘮叨叨反複向張勳強調張鎮芳信中所述有利條件,並說康有為進京之事已為人所知,現在複辟之聲已經鬧得滿城風雨,我們憑十三省兵威,僅隻解散一個國會,虎頭蛇尾,豈不令人笑我們怯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