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昂剛走,甘寧就坐不住了。劉誌剛回到屋裏,賀齊進來報告曹昂已經全部離去之後,甘寧就道:“主公,你就相信曹昂此來沒有任何目的,隻是簡單地拜會一下?”
劉誌搖頭:“興霸,我當然不信,隻是曹昂不說,我們又何必揭穿,隻要我們心中知道就行。再者,曹昂此次前來,也已經說明了問題,他已經注意到我們,而且認為我們能夠幫助他們,這就是我們已經得到的消息,這還能說曹昂隻是簡單地拜會一下嗎?”
“主公所言不差,曹昂雖然不明言,反而退一步不牽扯正事,但他也隻是掩耳盜鈴。以曹昂所代表的曹操勢力,他曹昂是那種無所事事到處會見陌生人之輩嗎?作為上位者,每一舉動就應該為自己的利益所考慮,所以他來拜會,必有所圖。他現在也明言最多也隻是在考驗、試探我們,同時讓我們猜測不到他們的行動,讓我們的舉動也變得模糊起來。”賀齊道。
劉誌讚同:“公苗所言不差,我們都知道曹昂來宛城必有所圖,隻是我們卻不知道他曹昂到底是圖什麼。”
劉誌張眼望去,又問:“公苗,我們沒有派人跟蹤曹昂吧?”
“主公,如今曹昂十分警惕,而且有典韋在旁,再也無法下手。”
劉誌點點頭,早就知道這樣的結果,隻要有典韋出現,除非甘寧和自己出手,才能再次跟蹤曹昂,可此舉意義不大,如果曹昂再次暴露行蹤,他的行動肯定會更加隱藏,那樣想得到曹昂的信任,那就更不容易了。而且自己現在正在宛城,是張繡的地盤,還是先應付張繡得好,此間事了,趕快離開。劉誌有些遲疑起來,自己到底要如何做才能讓張繡能夠堅持久點,不讓曹操輕易奪得宛城,而且在張繡敗後,自己能夠讓賈詡來投,這還真讓劉誌頭疼。而且,現在宛城對自己的態度也有點曖mei,劉誌可沒那種自信,張繡此舉就是向自己示好,找後路,這還得看賈詡到底有何打算。
劉誌道:“公苗此舉甚為妥當。”
劉誌又看向甘寧,問:“興霸,今日一戰,有何收獲?”
甘寧抖抖精神,一股逼人氣勢散發出來,周圍空氣為之一滯。劉誌隻著一瞧,就知道,甘寧受益頗深。轉眼間,甘寧就逝去氣勢,周圍空氣又流動起來:“主公,典韋一雙大戟逼得我險象環生,也因為如此,我終於開始掌握氣勢了。”甘寧言語之間充滿自信,他相信,如果再與典韋一戰,結局雖然不能改變,但過程肯定更加精彩。
“好,好。”劉誌吸了一口氣,沒想到甘寧竟然進步神速,劉誌不由為甘寧高興,“既然如此,那我們就等待曹昂的消息吧。明日,賈詡可能也要來了。”劉誌沉吟一下,又皺起眉頭,對於賈詡,劉誌還真琢磨不透呢。
長江之水奔流不息,沉重而濃厚。
朱桓騎在馬上,望著滾滾長江,對麵就是廬江郡了,不知主公如今身在何處。想到這裏,朱桓眼神一肅,掃視四野,如今在此地,沒有發現袁術大軍的行蹤,既然如此,為何主公還不回來呢?
正在朱桓張望的時候,江麵出現三艘大船,破江駛來。
副將見朱桓未見,連忙提醒:“將軍,對麵有三艘大船駛來!”
朱桓看去,江麵朦朧,霧氣環繞,看不真切,隱隱約約有三艘大船,船上旗幟卻不鮮明,不管如何,卻不是主公之船。朱桓連忙命令:“眾軍戒備,如果是袁術之船,等其上岸,然後滅之!”
朱桓率軍後退數十步,隱匿一旁,等待大船靠岸。
朱桓緊了緊手中武器,密切注視著江邊,船終於近了,朱桓心裏暗喜,隻等敵人半渡,然後擊之,必能乘其不備全殲。
“將軍,好像是孫策軍,是蔣將軍。”副將瞧著大船上的旗幟,提醒道。
朱桓點點頭:“旗幟可能是假的,我們還是先看看情況吧。”朱桓對副將的提醒有一點讚同,又有一絲反對,主公在歸途被圍,孫策卻沒有任何表示,他這個時候怎麼可能派兵尋找主公。袁術大軍能夠隱匿這裏,這也太不可思議了,難道孫策就那麼容易相信袁術退兵,難道孫策就將全部注意力放到了其他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