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節 屏幕三個重要參數解析(1 / 3)

1.“色彩”

一般說的屏幕色彩實質上是指色階。色階指手機液晶顯示屏亮度強弱的指數標準,也就是所說的色彩指數。可以通俗認為是指顯示屏幕上最多顯示多少種顏色的總數。

為了讓液晶顯示彩色,人們把三個單位當作一組,在前麵擋上紅色、藍色、綠色的濾色片,隨著液晶分子的遮擋,顯示不同強度的紅色、藍色、綠色光,這三種光混和就產生多種顏色。

因為數字電路控製,液晶分子的狀態隻能是2的整數次方。因此我們是這樣計算的:假設紅光、藍光、綠光都有兩種狀態,則液晶能顯示的色彩數就是2×2×2—8種,8位彩色,液晶分子的狀態就是2的8次方,即28=256色。以此類推,4096色,是2的12次方,即12位真彩色;64K(即65536),2的16次方,16位真彩色;26萬色,2的18次方,也就是18位真彩;1600萬色,2的24次方,也就是24位真彩等。但32位色就並非是2的32次方的發色數,它其實是1677萬多色+256階顏色的灰度,為了方便稱呼,就規定它為32位色。

對於屏幕尺寸和色彩之間的關係,是一種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的關係。通常大尺寸屏搭高分辨率搭高色彩位數,才能出效果。可以想象,手機屏幕分辨率較低的話,相鄰兩個像素點之間色彩過度就比較大,即使采用較高的色彩也顯不出差異;同樣如果分辨率較高,而色彩位數達不到,相鄰兩個像素點本應該是不同的色彩,但卻隻能用同一種色彩來代替,看上去就有點失真。因此在同樣的分辨率下,支持色彩數越多的顯示設備,所顯示的多色彩圖像就越逼真。

常見幾款手機的屏幕色彩:三星9108、MT917、海爾1710都是1600萬色;聯想A288t,酷派8020+、海信T39都是26萬色。

2.屏幕尺寸

手機屏幕尺寸通常有物理尺寸和顯示分辨率兩個概念。

物理尺寸是指屏幕的實際大小。眾所周知,“X寸屏”指手機屏幕對角線尺寸長度。要注意的是,度量單位是英寸,換算回來,1英寸=2.54厘米。所以可換算出,2英寸屏幕對角線長度是5.08厘米左右,3英寸屏幕對角線長度是7.62厘米左右。

平時我們會聽到一起關於屏幕尺寸的有趣問題,比如有人會問“為什麼5.5寸的Galaxy Note II屏幕看起來和5.3寸的Galaxy Note差不多大小?”;有人會問“為什麼蘋果5的4寸屏,比其他手機的4寸屏長那麼多?”這是由屏幕的寬度和高度比例所引起的。

在對角線長度相同而不同的長寬比例下,屏幕的麵積也會各不相同。就像同為5寸屏,但是由於采用的寬高比例不同,屏幕的實際麵積也不同。而如果除了尺寸之外,屏幕高寬比也相同,那麼兩部手機的可視麵積大致相同。

手機屏幕的另一種尺寸是屏幕分辨率。平時所說的VGA、QVGA、720P、1080P指的就是屏幕的分辨率。具體地說,就是指顯示器所能顯示的像素的多少,顯示器可顯示的像素越多,畫麵就越精細,同樣的屏幕區域內能顯示的信息也越多。常見幾種屏幕分辨率如下。

VGA:Video Graphics Array,指的是640×480的分辨率。如諾基亞的702T。

QVGA:Quarter VGA,四分之一的VGA分辨率,即240×320(即每條水平線上包含240個像素點,每條垂直線包含320個像素點,共有320條水平線,240條垂直線,以下的分辨率依此類推)。一般應用在3寸以下的屏幕上,如華為的2010、天邁的A18、聯想的TD39t。

HVGA:Half size VGA,分辨率隻有VGA的一半,為480×320,典型的機型有iPhone 3GS。

HD:High Definition,高分辨率數字電視的標準,分辨率為1280×720,我們平時說的720P,即是1280×720分辨率的屏幕,目前主流配置手機采用的都是這一分辨率,比如三星的Galaxy Note 2,Galaxy S 3,摩托羅拉的917,諾基亞的92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