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丨李家鎮丨(2 / 3)

“鎮西王居然如此無賴!”李傑聽後恨狠的罵到。

“鎮西王的無賴,並非隻有我們南潞王府領教了,就連朝廷也是拿他毫無辦法。在前鎮西王在世時,武帝就封其子為鎮西侯,允其在鎮西王死後繼續都督滇西軍務。但是,七年前,老鎮西王逝世後,鎮西侯任滇西將軍,卻稱境內盜賊橫起,自己無力鎮守滇西州,請武帝派一德高望重者總督滇西。”

但關英達尚未說完,李傑卻接起話來,“這武帝怎如此無能,既然這鎮西王治理不了滇西,又主動請辭,難道諾大的朝廷,就找不出一個能都督滇西軍政的官員麼?”

“在當時的情形下,除了鎮西王,沒有任何人能治理滇西州。最後由太師上表,加封鎮西侯為鎮西王,並贈軍費若幹,果然不到一月,滇西州便無事了。”關英達繼續解釋著,“鎮西王祖上本是京都望族,其祖上三代鎮西將軍,經營滇西州長達百年,加上八王之亂後,京都的本家將財產悉數轉移到滇西州,其勢力在整個滇西無人能敵。滇西州人就傳,京都有皇,滇西有王,將鎮西王與當今皇上相提並論了,但武帝也毫無辦法,隻是訴斥這乃對鎮西王的汙蔑。從此,鎮西王在滇西,乃至整個西部,更加是肆無忌憚了。”

關英達的話,讓幾個少年明白了一點,鎮西王在滇西州的所作所為,武帝都可以當作沒有看見,那明目張膽的所要王位,就連太師也不得不答應。這對於整個大周來說,隻是小小一隅的雲合三縣,更加不可能讓朝廷對鎮西王加起言責了。不僅是朝廷不會幫助南潞王收回對於雲合三縣的治理權,就連昌平王府也是不能抱有希望的。

“可是,鎮西王為什麼要占著雲合三縣不放呢?雲合三縣地勢起伏不平,又多山多林,耕種農業不易,交通也不順暢,居住人口也少。這鎮西王有什麼理由要派大量兵員到雲合三縣駐紮呢?難道他鎮西王養兵不花錢的?”高建峰說出了自己,也是眾人都搞不明白的一個問題。如果不是因為雲合三縣是南潞的地盤,他們真沒有興趣對這麼一個可以說是荒涼的山林之地花費如此多的精力。

“總之,鎮西王這一舉動絕對是有目的的,明顯是蓄謀已久。”張瑞敲了敲桌子,示意眾人停止議論,“皇上秉行平衡之策,努力維持大周的平穩發展,不得不說是一名賢君。既然皇上不會強令鎮西王歸還雲合三縣,那麼也不會指責我們南潞拿回屬於我們自己的東西。”

接著,張瑞讓關英達拿出一張紙,自己在上麵描繪起來。

隻見張瑞寥寥幾筆便勾出了雲合縣的概貌,接著標出李家鎮,東西部的高山,將一個長甬形的雲合縣地圖畫了出來。

張瑞指著李家鎮對眾人說到:“鎮西王隻知道李家鎮是通往南潞其他地方的唯一路口,卻忘記了一件事,雲合縣西邊的高山也是可以過人的。隻要我們願意,隨時可以將雲合三縣拿回來。”

高建峰看著張瑞的地圖,在屋內來回走動著,“雖說過高山是我們南潞人所擅長的,但是雲合,淮口,白果三縣西部的高山卻到處是山林絕壁,除了極少數當地獵戶能經過高山通往南潞郡的西部其他縣,多數人都是難以辦到的。要想通過翻山越嶺的派兵來收複雲合三縣,我看很難。”

“是啊,這雲合三縣西部的大安嶺可不同於麓山,麓山雖大,但南北相通有路。這大安嶺可沒有路的。”李傑急忙補充到。

“誰說沒有路。”張瑞卻再次標出了雲合縣城的位置,然後一條橫線切到大安嶺上,重重的在大安嶺上點上一筆,“這就是路!我們祖先曾經秘密修築的路!或許因為時代久遠,很多人都忘記了,但是,這條路曾經發揮的效用,拯救了我們整個南潞,而在不久的將來,又將使雲合三縣重新回歸到南潞的大家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