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六百二十八章對病人犯怵(1 / 2)

“格氏丁沒有用早餐就去學校了呀。”吳氏蓉表情慈愛的回答著張振東的問題。

“她是大學生兒嗎?”不過神也有無能為力的時候,比如說張振東沒時間關心格氏丁。所以還不知道十六歲的格氏丁,現在在讀什麼學校。也沒時間跟她聊那天早上沒有聊完的話。

“是啊,我們這邊的教育環境和國力資源,都不如華夏,所以在小丁這一代,學前教育還是很差的。就說小丁吧,她根本就沒讀幼兒園,五歲半就讀一年級了。所以在我們這裏,像她這種十六歲都在讀大三的少女,那是一大把一大把的。”吳氏蓉很熱心的回答著張振東的問題。

“這樣其實也挺好的,才十六歲,都讀大三了,等她長大,也就畢業了。不像華夏,讀書都到二十三歲還讀呢,四十多歲了還要考驗,讀博,可人均壽命也就是六十多年……什麼玩意兒?雖然你們這裏的教育條件落後,但沒有那麼多複雜的規定,這未嚐不是一種開放。”

張振東神色複雜的笑道。

不過他也理解華夏在教育方麵的難處。

想要革新,短時間內是不太可能的。

因為這是國情決定的。

華夏人的生理,心理,思想,道德,文化……等等素質,相比發達國家的確是偏低的。

貧富差距也確實是大的嚇人!

張振東自己都覺得,自己錢多的用不完,有些人還要偷井蓋兒賣錢吃飯,自己特麼的造孽。自己也特麼的臉紅。

所以他才會針對農村砸錢,發展藥業,農業,養殖業,哪怕是虧錢了她也要讓百姓們吃的好,過的好……就當是做慈善了。

而一個地方的貧富差距,主要又是文化水平的差距造成的。

畢竟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意思就是知識就是金元,知識就是泡妞的金手指,知識也代表著一個人的創造力,工作力,和收入能力。

人們受教育的程度不公平,若是沒有義務教育,窮人為了省錢就不讀大學,小小年紀就去工地板磚,去街頭擺攤,去某些男人覺得是天堂的地方出賣自我……而小資呢,動則出國留學,成為超高級的人才。

照此下去,人們的文化水平會越來越失衡,最終會進一步加大貧富差距。

所以華夏的教育模式,盡管此時還被諸多不用心讀書的熊孩子詬病著,說比爾蓋茨如何如何的輟學也能成功。可在張振東看來,華夏的教育它就是極好的!

是一個國家,走到這一步,最需要的,最完善的,也是最合適的教育模式。

張振東雖然羨慕某國,但他絕對不覺得華夏不好。

這也就跟娶老婆一樣,那娘們兒是否適合你,隻有自己最清楚。

“所以在我們這裏,人們結婚都普遍早,十六歲也是可以結的。而在你們那邊,年輕人結婚都挺晚。”吳氏蓉沒有跟張振東聊教育相關的東西,而是又閑聊起了兩地的婚姻問題。

“我覺得還是結婚晚一些好,就拿女人來說吧。剛剛出社會,還不懂什麼為人處事的道理呢,就做別人老婆了,生猴子了,瞬間要麵對一大堆複雜的家庭,社會,情感問題,她會很糟糕的。可是一個談戀愛比較多,但同時又具備忠貞美德,還偶爾拿錢幫襯父母的二十五歲女人,她就成熟圓潤的多。處理各種問題,都沒太大的壓力。”

說來說去的,張振東還是覺得華夏好。哪怕華夏人結婚晚,他也會說好!

“如果開一個有關社會和家庭的辯論會,沒人說的過你。哼,結婚早有什麼不好的?我當年就是十七歲嫁進來的。雖然命運不幸,可是老公和族人,對我還是不錯的。除了格文俊暗地裏侮褥我。可那也沒辦法,任何地方都是有壞人的。”

不得不說,女人的腦回路和腦洞就是那麼的神奇,甚至是,還特麼的有些變太!

張振東就隻是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態度,結果這吳氏蓉就覺得張振東是在隱射她,所以一這老娘們兒就生氣了。

“嗯,結婚早也是挺好的,早早把孩子養大,完成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感,剩下的日子,可就是自己的自由了。”

不過張振東倒也知道,這格家的女人都被壓抑的跟普通女人不一樣了。

一個個看起來都非常美好,有賢妻良母的,有禦姐甜心的,有夢中情人的,有脫俗的仙女的,有大氣美婦的……各種類型都有。

可她們的思維模式,思想邏輯,世界觀和感情觀,卻是有些偏離正道的。

脾氣也絕對不是表麵上看起來的那麼好。

能不招惹,最好別招惹。

所以張振東這種精明的能成石頭裏麵榨出芝麻油的家夥,當然不會跟吳氏蓉對著幹!

而是眼珠子一轉,便有理有據的讚同吳氏蓉的觀點了。

說起來,就吳氏蓉這樣的老娘兒,其實也挺好的,時而禦姐,時而賢妻,時而妖婦。

她若是開心了,張振東在這裏就會過更加美好。體會到更豐滿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