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柔相濟的男人和女人》
婦女們也不斷在那裏發牢騷,說我們把她們培養成徒具外表的撒嬌獻媚的人,說我們老是拿一些微不足道的小玩意去取悅她們的心,以便使她們容易受我們的控製;她們說我們責備她們的那些缺點是由我們造成的。??好吧,你就像培養男子那樣培養她們好了,男人們一定是衷心讚成的。因為,她們愈是想學男人的樣子,她們便愈不能駕馭男人;這樣一來,他們才會真正地成為她們的主人哩。
《剛柔相濟的男人和女人》
首先要母親的身體好,孩子的身體才能好;首先要女人關心,男子才能受到幼年時期的教育;而且,他將來有怎樣的脾氣、欲念、愛好,甚至幸福還是不幸福,都有賴於婦女。所以婦女們所受的種種教育,和男人都是有關係的。使男人感到喜悅,對他們有所幫助,得到他們的愛和尊重,在幼年時期撫養他們,在壯年時期關心他們,對他們進諫忠言和給予安慰,使他們的生活很有樂趣,所有這些,在任何時候都是婦女們的天職,我們應當從她們小時候起就教育她們。隻要我們不根據這個原理去做,我們就會遠離我們的目標,而我們教她們的種種訓條,既無助於她們的幸福,也無助於我們的幸福。
《剛柔相濟的男人和女人》
很明顯,在家庭裏,由於一些內在的原因,應由父親來發號施令。第一,權力不能由父母平分掌握,管理必須是單一的,每逢有意見分歧時,必須隻有一個占優勢的意見來作出決定。第二,我們不論怎樣看輕婦女特有的弱點,可是,由於她們一定會有一些不便活動的時間,我們有充分理由把她們排除於這種最高權力之外—因為當天平處於分毫不差的平衡狀態時,加一根草也足以使它一邊偏重。而且,丈夫應當能夠監督妻子的行為,因為確信他不得不承認並撫養的那些子女隻屬於他,這事對他是十分重要的。第三,子女必須服從父親,開頭是由於不得不然,後來是由於感恩。他們前半生既然靠父親滿足了種種需要,就應該貢獻出後半生來贍養父親。第四,仆人要為他服務,以換取他給他們預備的衣食,雖然當他們一感到這種約定不再合適時,也可以中途廢約。
《論政治經濟學》
我最初的用意還隻是想給自己找一種消遣。後來我發現我找到的超過了願望,我給自己找到了一個伴侶。我跟這位絕好的女子相處比較親密了,又對我當時的處境稍微作了一番思考,我便感覺到,我想的隻是尋點樂趣,而做的卻大有助於我的幸福。我的雄心壯誌熄滅了,需要有個強烈的情感代替它來充實我的心靈。說到底吧,我需要有人來接替媽媽:既然我不能再跟她一同生活了,我就需要有個人來跟她的學生一同生活,並且我能在這人身上發現她曾在我身上發現的那種心靈的質樸與柔順。必須有私生活、家庭生活的那種溫馨來補償我所放棄的那種錦繡前程。當我單身獨處的時候,我的心靈是空虛的,需要有另外一顆心來充實它。命運把那顆心從我身邊奪去了,變掉了,至少是部分地奪去了,變掉了,而我正是大自然為那顆心創造的。從此,我就是孤獨的了,因為,對我來說,在得到全部與失去全部之間是沒有中間道路的。我在戴萊絲身上找到了我所需要的替代者;由於她,我得到了情況所許的最大的幸福。
《杆悔錄》
人類情感最初的發展,乃是一種新的情況的結果,這種新的情況把丈夫、妻子、父母、子女結合在一個共同住所裏。共同生活的習慣,使人產生了人類所有情感中最溫柔的情感:夫婦的愛和父母的愛,每個家庭變成一個結合得更好的小社會,因為相互依戀和自由是聯係這一小社會的惟一紐帶。於是,在男女兩性的生活方式之間產生了最初的差別,在此以前,男女兩性本來是隻有一種生活方式的。從此,婦女便經常家居,並習慣於看守小屋和孩子;男從則出去尋找共同的生活資料。由於得到了一種比較舒適的生活,兩性都開始失去一部分強悍性和氣力。雖然,每個人單獨戰勝野獸的力量不如以前,但在另一方麵,他們卻比以前更便於集合起來共同抵禦野獸了。
《論不平等的起源》
一切社會中最古老而又惟一自然的社會,就是家庭。然而孩子也隻有在需要父親養育的時候,才依附於父親。這種需要一旦停止,自然的聯係也就解體。孩子們解除了他們對父親應有的服從,父親解除了他們對孩子應有的照顧之後,雙方就都同等地恢複了獨立狀態。如果他們繼續結合在一起,那就不再是自然的,而是自願的了;這時,家庭本身就隻能靠約定來維係。
因而,我們不妨認為家庭是政治社會的原始模型:首領就是父親的影子,人民就是孩子的影子;並且,每個人都生而自由、平等,他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才轉讓自己的自由。全部的區別就在於:在家庭裏,父子之愛就足以報償父親對孩子的關懷了;但是在國家之中,首領對他的人民卻沒有這種愛,於是發號施令的樂趣就取而代之。
《社會契約論》
就一切跟性沒有關係的東西來看,女人和男人完全是一樣的:她也有同樣的器官、同樣的需要和同樣的能力;身體的結構也是一樣的,身上的各個部分和它們的作用也是相同的,麵貌也是相像的;不管你從哪一方麵看,女人和男人之間的差別隻不過是大小的差別罷了。
《剛柔相濟的男人和女人》
就一切涉及到性的東西來看,女人和男人處處都有關係,而處處也都不同,要把他們加以比較,是很困難的,因為在男女的體格方麵很難確定哪些東西是屬於性的,哪些東西不是屬於性的。通過比較解剖學,甚至單單憑肉眼的觀察,我們也覺得他們之間的一般的區別好像是不在於性,然而它們跟性是確有關係的,隻不過是我們看不出它們跟性發生關係的脈絡罷了;關於這些脈絡,我們還不知道它們散布的範圍有多麼大。我們確切知道的惟一的一件事情是:男人和女人共同的地方在於他們都具有人類的特點,不同的地方在於他們的性。從這兩個觀點來看,我們發現他們之間既有那樣多相同的地方,也有那樣多相異的地方,以至我們可以說,大自然把兩個人既做得這樣相像,又做得這樣不同,確實是奇跡之一。
《剛柔相濟的男人和女人》
在兩性的結合中,每一種性別的人都同樣為共同的目的而貢獻其力量,不過貢獻的方式是不同的。由於方式不同,所以在兩性的精神上也就產生了一個顯而易見的差別。一個是積極主動和身強力壯的,而另一個則是消極被動和身體柔弱的,前者必須具有意誌和力量,而後者隻要稍為有一點抵抗的能力就行了。
如果承認這個原理的話,我們就可以說,女人是特地為了使男人感到喜悅而生成這個樣子的。如果倒過來說,男人也應該使女人喜歡的話,那也隻是一種不太直接的需要,因為,他的長處是在於他的體力,隻要他身強力壯,就可以使她感到歡喜。我同意有些人所說的:這樣的歡喜不是愛情的法則在起作用,但是,這是比愛情的法則更由來久遠的自然的法則在起作用。
《剛柔相濟的男人和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