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學習(3 / 3)

《杆悔錄》

我對書籍,雖然有時選擇不當,而且其中常常有些很壞的東西。可是,凡是我所讀過的書籍,在我的內心裏,都比我的職業能喚起更高尚的感情。

《杆悔錄》

下午我還是讀書,不過午後的活動與其說是工作和學習,不如說是消遣和娛樂更為恰當。午飯後,我從來不能關在屋裏認真用功,通常在一天最熱的時候,一切勞動對我都是負擔。然而我也不閑著,我自由自在、毫無拘束、不費心思地看一些書。我最常看的就是地理和曆史,因為這兩個科目並不需要集中精力,我那點可憐的記憶力能記住多少就收獲多少。

《杆侮錄》

我堅持盡量多背一些東西,為此,我常常隨身攜帶書本,以難以置信的毅力,一麵幹活兒,一麵誦讀和複習。我不知道為什麼我這種頑強的、不間斷的、無結果的努力居然沒有使我變成傻子。維吉爾的牧歌,我學了又學,不知念了多少遍,結果現在還是一句都不會。不論是到鴿棚、菜園、果園或葡萄園,我總是隨身攜帶著書本,因此我丟失或弄破了好些書。每當幹別的活計時,我就把書本隨便放在樹底下或籬笆上,因此到處都有我幹完活忘記拿走的書,及至兩星期後重新找到時,那些書不是已經發黴就是叫螞蟻和蝸牛給咬壞了。這種死用功的習慣不久就成了一種怪癖,幹活的時候,我幾乎跟傻子似地嘴裏不斷在嘟濃和默誦什麼東西。

《(千悔錄》

我在前麵說過,我帶來了幾本書,於是就讀起這些書來,但是我的讀書方法很難使我得到益處,而隻能增加我的疲勞。由於我對事物沒有正確的理解,竟認為要從讀一本書得到好處,必須具有書中所涉及到的一切知識,絲毫沒考慮到就是作者本人也沒有那麼多的知識,他寫那本書所需要的知識也是隨時從其他書中吸取來的。由於我的愚蠢想法,我讀書的時候就得不時地停下來,從這本書跳到那本書,甚至有時我所要讀的書自己看了不到十頁,就得查遍好幾所圖書館。我頑固地死抱著這種極端費力的辦法,浪費了無數的時間,腦子裏越來越混亂不堪,幾乎到了什麼也看不下去、什麼也不能領會的程度。幸而我發覺得尚早,知道自己已經走上一條錯誤的道路,使我置身在一個漫無邊際的迷宮裏,因此在我還沒有完全迷失在裏麵以前就回頭了。

《懺悔錄》

一個人隻要對於學問有真正的愛好,在他開始鑽研的時候首先感覺到的就是各門科學之間的相互聯係,這種聯係使它們互相牽製、互相補充、互相闡明,哪一門也不能獨自存在。雖然人的智力不能把所有的學問都掌握,而隻能選擇一門,但如果對其他科學一竅不通,那他對所研究的那門學問也就往往不會有透徹的了解。我覺得我的思路是好的和有用的,隻是在方法上需要改變一下。我首先看的就是《百科知識》,我把它分成幾個部分加以研究。不久,我又認為應當采取完全相反的方法:先就每一個門類單獨加以研究,一個一個地分別研究下去,一直研究到使它們彙合到一起的那個點上。這樣,我又回到一般的綜合方法上來了,但我是掌握了正確的方法,有意識這樣做的。在這方麵,不論我是活在世上還是行將死去,我都一點不能再浪費光陰了。25歲的人了,還是一無所知,要想學到一切,就必須下決心很好地利用時間。由於不知道什麼時候命運或死亡可能打斷我這種勤奮治學的精神,所以我無論如何也要先對一切東西獲得一個概念,為的是一方麵可以試探一下我的天資,另一方麵也可以親自來判斷一下最好是研究哪一門科學。

《(汗悔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