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錄》
我一向特別喜愛馴養動物,尤其是馴養一些膽小的野性動物。我認為把它們馴養得善於聽從人意,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我從來沒有利用它們對我的信任而去捉弄它們,我願意叫它們毫無畏懼地喜愛我。
《懺悔錄》
我始終認為:在一切諸如此類難以解決的道德問題上,與其用理性的光芒,倒不如按照我的良知所授的旨意去予以解決。道德本能從未使我受騙,它至今仍保持著純潔,我可以信賴於它;在我的行動上,它偶爾會因我的欲念而沉默,而當我回想起來的時候,它又重新支配了我的行動。我就是這樣嚴於審判自己,就像我在結束此生後將受到的最高審判官的審判一樣。
《謊言》
把愛己推及他人,就成了美德,一種根源於我們各人心中的美德。我們關心的對象愈和我們自己直接有關,我們對於自我利益產生的誘惑的擔心就可以愈少;這種利益變得愈普遍,就愈是正義的;對於人類的愛無非是我們內在的對正義的愛。因此,如果我們要使愛彌兒成為真理的熱愛者,如果我們要使他真正了解真理,我們且讓他在一切事情上經常拋棄自我利益。
《愛彌兒》
這是我做過的事、想過的事和經曆過的事。我要把善惡都直率、坦白地講出來,既不隱瞞什麼不好的東西,也不附加什麼好的東西。
《懺悔錄》
那些惡劣萬分的人對公共信仰多少也有幾分尊敬之意,就連那些在大社會中與道德為敵的強盜,在他們的秘密巢穴裏,也要向道德的幻影致敬。
《政治經濟學》
最高尚的道德是消極的,同時也是最難於實踐的,因為這種道德不是為了做給人家看的,而且,即使我們做得令人心滿意足,也不能因此就在我們心中產生甜蜜的快樂。一個人如果從來沒有損害過他的同胞,那他就是對他們做了極大的好事啦!他需要有多麼堅貞不屈的心靈和多麼堅強的性格才能做到這一點啊!要體會到把這一條做得成功是何等的偉大和艱難,那就不能光是談他的理論,而必須付諸實踐。
《愛彌兒》
懊悔在我們走好運時,睡去了,但在我們的逆境中,卻使我們更強烈地感覺到它。
《杆悔錄》
如果你想糾正你的學生的弱點,你就應該把你自己的弱點暴露給他看,就應當讓他在你身上也發現他所體驗到的鬥爭,使他照你的榜樣學會自己克製自己。
《愛彌兒》
我的生活雖然非常節儉,可是我的錢袋卻不知不覺地快空了。我這種節儉並非出於謹慎,而是由於我的食欲簡單。就是今天,佳筵盛宴也沒有改變我這種簡單的食欲。我從前不知道,現在仍然不知道有什麼能比具有田舍風味的一頓飯更精美的飲食了。隻要是好的乳類食品、雞蛋、蔬菜、奶餅、黑麵包和普通的酒,就能讓我飽餐一頓。
《懺侮錄》
我永遠相信善隻不過是付諸行動的美,它們二者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完善的人性裏這二者有著共同的根源。從這個觀點出發,趣味是靠德行所用的同樣方法完善起來的。一個受德行的魅力深深感動的靈魂,對一切其他種類的美應有同樣程度的敏感。人們鍛煉目力有如鍛煉感覺一樣,或者不如說,極好的目力無非是精細和靈敏的感覺:這好比一個畫家,看見一片優美的風景,或是站在一幅優美的畫麵前,對這些對象所感到的喜悅是一般觀眾所感覺不到的。有多少東西隻能憑感覺才能看見,而且是說不出道理來的!有多少莫明其妙的東西那麼頻繁地複現,隻有趣味能加以鑒別!趣味可以說是鑒別的顯微鏡;它使微小的東西得以認識,它的作用是在鑒別不起作用時開始發揮的。那麼怎樣培養它呢?應當像鍛煉目力一樣鍛煉感覺,像用感覺來審察美一樣用審查來判斷善。
《共同的命運》
所謂榮譽,我區分為出於輿論的和出於對自己尊重的兩種。第一種由比洶湧的波濤更變化不居的空泛的偏見組成;第二種則以道德的永恒原則為基礎。世俗的榮譽可能對財產地位有利;但它不能滲透進靈魂,對真正的幸福絲毫不能影響。反之,真正的榮譽組成幸福的本質,因為人隻有從它那裏獲得內心滿足的永恒感情,而惟有它能使思考的人幸福。
《允諾》
你要記住,在敢於擔當培養一個人的任務之前,自己就必須要造就成一個人,自己就必須是一個值得推崇的模範。
《愛彌兒》
一個好教師應該具有哪些品質,人們對這個問題討論了許多。我所要求的頭一個品質(它包含其它許多品質)是:他決不做一個可以出賣的人。
《愛彌兒》
一個女人可以用化妝品來使她一出風頭,但要獲得別人的喜愛,還是要依賴於她的人品??,真正的美,是美在它本身能顯出奕奕的神采。
《愛彌兒》
慈善的行為比金錢更能解除別人的痛苦。
《愛彌兒》
你希望別人怎樣對你,你就應當怎樣對別人。
(愛彌兒》
沒有信念,就沒有真正的美德。
(愛彌兒》
人們說生命是很短促的,我認為是他們自己使生命那樣短促的。
《愛彌兒)
做有意義的事情,其本身就是對生活的享受。
《愛彌兒》
節約與勤勉是人類兩大名醫。
《愛彌兒》
青年是學習智慧的時期,老年是付諸實踐的時期。
《漫步遐想錄》
青春活力,可以說把我們整個身心都舒展開了,同時用生活的樂趣把我們眼前的萬物也美化了。
《杆侮錄》
浪費時間是一樁大罪過。
《論科學和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