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世紀盛行於路卡地方的綢製造業、絨製造業、緞製造業,即如此發生。此等製造業,後為馬基雅弗利的英雄之一卡斯特拉卡尼的暴令所驅逐。1310年,有九百家族,被逐出路卡;其中,有三十一家,退往威尼斯,建議在那裏開辦綢業。當地官吏準許,並給以多種特權。因此,他們就在那裏創設綢業。開始的時候,即雇有工人三百。伊麗莎白時代才傳入英格蘭而在古代即已盛行於弗蘭德之呢絨業,現在裏昂及斯皮塔菲爾的綢業,似乎也是這樣發生的。這樣發生的製造業,因為是仿效外國,所以,大部分使用外國材料。當威尼斯初有製造業時,一切材料,都從西西裏及利文運來。更久以前的路卡製造業,其所用的材料亦產在外國。桑樹的培植,蠶蟲的飼養,在十六世紀以前,意大利北部人似乎還不大知道。種桑養蠶的技術,在查理九世時代,才傳入法國。弗蘭德製造業所用的羊毛,主要來自西班牙和英格蘭。西班牙羊毛,雖然不是英格蘭毛織物最初采用的材料,卻是適於遠地銷售的毛織業最初所采用的材料。現時裏昂製造業所用的絲,亦大半是外國產;而且,在它初建時,就全部或幾乎全部是外國產。斯皮塔菲爾製造業所用的材料,大概一向全部都不是英國產物。象這樣的製造業,大部分是因少數人的計謀而創辦的,所以設立的地址,有時是濱海的都市,有時是內陸的都市,視這少數人的利害關係和主意而定。有時,適於遠地銷售的製造業,是自然而然地由家用品製造業和粗物製造業逐漸改良而成的。我們說過,即最貧陋的國家,亦常有家用品製造業和粗物製造業。由這種製造業逐漸改良而生的製造業,大都使用本國出產的材料;這些材料最初往往是在離海岸很遠有時甚至離可通航運的水路亦很遠的內地加工的。土壤肥沃的內地,耕作容易,所產物品,除了維持耕者生活所需外,還有很多剩餘。這種剩餘,因陸運費太貴,航運不便,不易運往外地。因此,出產的豐饒,使糧食低廉,從而鼓勵工人住在那裏。
他們覺得,在那裏勞動化在其他地方可獲得更多的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他們所用的材料是本地出產的,他們把材料加工後,即以製成品,或者說,以製成品的價格,換得更多的材料和糧食。他們節省了由內地到沿河沿海各地或遙遠市場的運輸費,從而給剩餘部分原生產物,增加了一個新的價值。這樣,耕者可以比從前更為簡易的條件,從這班工人手裏取得對他們有用或者使他們滿意的物品。對於剩餘部分農產物,耕者可取得更高的價格;他們所需耍的其他便利品,又可以較低價格買得。這鼓勵農民並使農民有能力進一步改良土地耕作土地,因而增加剩餘的廣量。土地肥沃,使製造業誕生,而製造業的發展,又轉過來增進土地的出產力。製造業最初僅供應本地;後來,作品精致改良了,便能供應遠地的市場。因為,原生產物甚至粗製造品很難擔負由陸運運往遠地的費用,而精製造品卻不會成到這種困難。精製造品,在小容積中,常包含大量原生產物的價格。例如,一匹精製呢絨,雖僅重八十磅,但所含價格,卻不僅是八十磅羊毛的價格,而且,有時,還包含著幾千磅穀物,即各種工人及其直接雇主的生活資料的價格。這種穀物,如果以穀物的原形運往海外,定然是極困難的。但若以精製品的形態運往,則雖運往最遠的角落亦很容易。利斯、赫利法克、設菲爾德、伯明翰、沃弗漢普頓等地的製造業,就是按照這個方式,自然而然地發展起來的。這種製造業是農業的結果。其推廣與改進,在歐洲現代史上,一般遲於那些由對外貿易促成的製造業。在現在在上述各地很繁榮的那些製造業適於外銷以前一百多年,英格蘭就以其用西班牙羊毛為原料的精製呢絨業著名於世了。前一類製造業是隨著農業的發展而推廣、改進的,而農業的推廣與改進,又是國外貿易和直接由此而產生的製造業的最後和最大的結果。關於這一點,我將在下麵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