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3)

落日下,一陣雷鳴般的聲響仿佛自天際轟然傳至,敲碎大草原的寧靜,旋即一大片烏雲在地平線上由東至西席卷而來,旋風般轉眼即至。這是千餘騎作塞外遊牧民族打扮的鐵騎,當先一人年在二十到三十許間,神形粗獷剽悍,精赤的古銅色上身隻套一件獸皮坎肩,一把黝黑大弓斜掛背上,發式也是奇怪,從額上向左右分梳至肩披下,腦後則綰髻成辮,隨著胯下棗色神駒的疾馳逆風飄起。此人正是突厥新汗阿史那木可汗俟斤燕都,一年前才由他死去的哥哥那裏即位汗王。

馬不停蹄,鐵騎有如潮水般在大草原上迅速移動。燕都身旁一赤色中年漢子,亦是他的心腹大將木木真揚聲道:“大汗,前方不遠該就是布倫托海,我們已經一路追擊了數百裏,為何庵羅辰像是突然從世上消失?進入草原後,地上連他們經過的痕跡也找不到。”

燕都一甩馬鞭,“啪哧”作響,方形臉上冷峻神色不變,傲然道:“此處不是戈壁就是茫茫大草原,我還不信庵羅辰會飛天遁地,還帶著他的部族,傳令下去,今晚就在布倫托海安營紮寨,他就是躲進雪山,我也要從雪山上把他的腦袋拎著下來。”

木木真對這位新汗王衷心欽服,領命而去。

阿史那木可汗乃伊利可汗之子,不僅騎**絕武功強橫,更是智勇兼備,能征慣戰,一年前即西魏廢帝元年繼承汗位,便如同秋風掃落葉般一鼓作氣蕩平日漸式微的柔然,盡收陰山北麓至西拉木倫河的庫莫奚大片肥沃土地。後又東敗契丹於阜新,一時聲威大震,膺服塞外,在他和他老子伊利可汗以鐵騎經營和征戰下突厥人日漸強盛,大有一統草原之勢。今趟他親率旗下拜狼衛一千精騎遠離都斤山王庭,就是為了追擊從北齊叛逃的柔然王室庵羅辰族人及部眾,欲使柔然人從此在漠北徹底消失。

突厥拜狼衛鐵騎的到來打破了沉睡在雪山腳下布倫托海的寧靜,千餘人馬在湖畔停頓下來。突厥人世居塞外,逐水草而居,秉承遊牧名族剽悍耐苦的天性,又時值盛夏,所謂安營紮寨就是人畜就地休息,飲水進食補充體力。

太陽沒入地平線下,天色漸漸暗淡下來,布倫托海湖水碧青,一望不到盡頭,微波隨風起伏。燕都從從馬上一躍而下,豪情頓發,朗聲道:“勇士們,這大草原和聖潔的布倫托海你們看到盡頭嗎?它已經都是我們的土地,讓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痛痛快快的洗個澡,明天將奴役我們的柔然人一個不剩的趕盡殺絕!”

突厥人對柔然有著深切的仇恨,欲將他們斬草除根而後快。三十年前突厥在大草原上還是夾縫裏生存,受製於敕勒和柔然,北有契丹狼子野心,西有吐穀渾虎視眈眈。而此前百多年裏他們一直是柔然人的種族奴隸,被迫遷居於金山南麓,為柔然奴隸主鍛鐵,被稱之為“鍛奴”。後柔然多次被北魏太武帝領兵擊敗,尤其是在文帝元嘉六年即公元429年,眾多敕勒、高車等各部落紛紛脫離柔然統治,投向了北魏一方,人數達30萬餘眾。隨著柔然軍事上的慘痛失利,其他尚未投靠北魏的草原部落都開始不斷進行逃亡和反抗。突厥首領阿史那土門率領部眾,打敗和合並了敕勒各部五萬餘眾,勢力開始發展壯大起來。552年在伊利可汗的率領下突厥一舉打敗柔然,建立起幅員廣闊的突厥汗國,勢力迅速擴展至蒙古高原。

燕都話音剛落,千餘人響起一片轟然的應喏聲,直入霄漢。一連幾日的追擊,人馬勞頓,現在可以洗個澡自然是求之不得。片刻功夫,布倫托海變成了一個大澡池子,兵士們鴨子下水似的跳進湖中,岸上的則帶甲輪候。

忽然水中有人大聲呼道:“看,那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