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路飄著些許小雨,染玥撐著傘,背著書包踏上上學的歸程。聽著孩童們一起開開心心,打打鬧鬧的日子,染玥突然有些羨慕。不是不想融入,而是不慣。兒時冷淡的性子如今更勝從前。她從不知道自己的內心是否需要一些歡樂來補充。她很迷茫,於是望天,天還是同從前那般湛,隻是心卻似乎變卻了。她緩緩來到學校的圖書館,偌大的圖書館,似乎隻有她一人在此,安靜得深邃,她覺得很是享受。仿若有一種歲月靜好,現世安穩的氛圍。穿行在擺著各種各樣品類的書架前,拿到一本《陪安東尼度過漫長歲月》隨手一翻便出現了這樣一行字:有人說,葉散的時候,你明白歡聚:花落,我明白了青春。人生處處有著相逢與離別。世上永遠沒有不散場的宴席。不要等到盡散了,才真正領悟過來。驀地想起來外祖父。那時年紀尚小,不足五歲,總喜歡登山攀岩尋樂子,祖父就默默地跟在身後,拄著他那磨得光滑而細膩的倚仗,不緊不慢。那時,她正如出籠翱翔的鳥,容不得他總這樣跟在自己身後,於是一時興起趁他不注意飛快地跑了。她喜靜,仿佛天生就是。兒時受過太多的束縛,出門已是不易,何談同別的孩子那樣高高興興的嬉戲。更是厭煩了祖父每時跟著她的日子,因為在她心裏,祖父似乎同自己父母一樣總喜歡約束她,看著她做著自己不喜做的事。那時的高山上有一個洞口,從洞口進去便是一座茅屋搭建的房子。雖是簡陋,但真正過得舒心,隻要一有時間便總愛往這裏跑。裏麵記錄了她許許多多童年的回憶,這是誰也不知道的事,包括她最至親之人。晶瑩的淚水漸漸打濕了衣裳,徒留那絲絲淚水滑至嘴角,原來眼淚竟是苦澀的。她不喜流淚,從出生起她的父母便已然給她安排好了一切,她學的用功所以從來沒有受過父母的責罵,也沒有像其他孩童那般經曆憂傷與快樂,溫馨與幸福。她童年的日子從來都隻是在平平淡淡的學習,至此便沒有了一絲兒時孩童應有的情緒,餘下的便僅僅隻是那份冷淡,連想要翹翹嘴角都不行,因為已習慣了這幅板著的有著學生的相貌卻不言苟笑的麵容。染玥擦了擦眼淚,提著書包靜靜地離開了。書館又盛若再也無聲之靜了。歸室的路隻有各個班級裏學生討論的的呢喃聲,老師的講話聲,或是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一片一片,給校園的路更增添了幾分風趣。風輕輕的吹,吹起了那梳得整齊的發絲,吹幹了眼角的淚,也撫平了心中的那份傷感。她抬手一看9:00了,已然遲到了,加不加快速度已不再那麼重要了。同陽光步行於道路,同風在路上默默前行,一路無言,歲月無歌。一起盡在風與太陽的樂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