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6章 馬楚原的本事(二)(1 / 2)

馬楚原其實做好了兩手準備,辦雜誌隻是其中的一方麵。最近幾年,隨著大學擴招,本科生、研究生越來越多,高校、研究所和一些事業單位的人員也在逐年增加,人一多,大家就想著如何晉升,以及評職稱。在目前的體製下,評職稱有一個硬性條件,那就是發表論文的數量,而且級別越高的刊物越能夠加分,增添評選上的分量。

所以,馬楚原的想法就是,隻要雜誌能夠不虧本就行,並且在盡量不虧本的前提下,還要爭取進一步擴大發行量,提升影響力。隻要銷量上去了,還怕最終不賺錢嗎?

並且,他還有一道殺手鐧,那就是編印論文集,打著上南省畜科院的旗號,然後再在國家級的研究所或者什麼單位找一個掛靠一下,把這個論文編審組委會的檔次提高上去。

前不久,馬楚原自己就接到了一個號稱是國家級刊物的組委會,通知他的論文已經過審,可以出版,但是需要交1000塊錢的讚助費。馬楚原知道這是騙人的把戲,很快就結束了通話,但是現在他忽然想到,目前可以利用雜誌社作為大本營,然後圖謀編印論文集的事情,這樣可以讓這件事情變得更靠譜一點。

這樣的把戲很常見,但是自投羅網的人很多。比如,有的是打著編印什麼《世界千名華人大辭典》、《全國百名學術專家》等等的旗號來騙錢。有的人專門從報紙、雜誌或者互聯網上搜索他們所需要行業係統人員的聯係方式和地址,然後郵寄一份征文啟事。過一段時間之後,再然編寫一份出版啟事,聲明獲獎征文將由知名出版社結集出版,可以作為個人評定職稱的重要參考,但因為出版方要求至少印刷若幹冊才會出版,所以要求每人掏錢至少購書5-10本以上,拋去成本後,編書人便可以賺上一大筆錢。

這樣操作的人還算是很有良心的,畢竟掏了錢還能看到自己的名字真的印刷出來。而有的則純粹就是騙子,等你按照他提供的地址彙款過去後,便沒有了下文。

而且馬楚原這麼有信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認識了國家農科院的一位專家,經過一番試探之後,他有信心獲得這位專家的支持。隻要給出了足夠的金錢誘惑,專家會不動心嗎?

說白了,馬楚原的想法就是先出版一本雜誌,適當提高一下知名度,然後在年底的時候以雜誌社的名義編輯論文,重點是聯係那些投了稿的作者,不怕他們不上當。不過,也不能說是上當了,畢竟這個論文集是實打實的。

晚上的聚餐,是馬楚原發起的,目的是為了在背後惡心一下錢程,同時再通過辦雜誌來拉攏人心。

你錢程知道去討好農業廳的領導,那麼我馬楚原就利用合夥賺錢的方式,把畜科院的一些幹部團結在自己周圍,凝聚一班人的力量。有了人為自己搖旗呐喊,還怕蓋不過錢程的風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