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陳慶之思考怎麼回答的時候,段文軒已經笑著替他作了回答:“何書記,您的記性真好,小陳今年26歲,確實離30歲還差了好幾年。而且他現在已經是副處級幹部,並且還是主持嵐州經開區管委會全麵工作的副主任。”
配合著段文軒的話語,陳慶之拘謹地笑了笑。
何東風讚道:“不錯,嵐州在幹部選拔使用方麵做的不錯,不像有的地方,思想保守,觀念老舊,對於有培養前途的年輕幹部不敢大膽提拔使用,有的是擔心老同誌有意見,有的是擔心太年輕了容易犯錯誤。要我說,年輕人就應該到急難險重任務一線摔打錘煉,這樣才能提高應對複雜情況的能力。”
說到這裏,何東風頗有氣勢地習慣性地揮了揮手:“我一直都強調,對於年輕幹部,隻要是相對成熟的,又有合適崗位的,一定要大膽使用,要允許年輕人犯錯誤嘛。我認為隻要不是犯了吃拿卡要等觸犯了黨紀國法的原則性錯誤,僅僅隻是在工作探索實踐中出現的決策失誤,組織上還是應該給予包容。畢竟,我們都是從年輕人這個階段走過來的,對吧,文軒書記?”
段文軒接下了話茬,說道:“對,何書記說的很對,我們都是八十年代沾了總設計師的光,如果不是那個時代幹部隊伍青黃不接,大膽提拔使用年輕幹部,或許我現在就在哪個機械廠等著退二線呢。何書記,嵐州積極貫徹省委關於大力選拔使用年輕幹部的號召,特別是對於省委黨校中青班學員高看一眼、厚愛一分,破格使用,做到人盡其才、人崗相適,幫助他們快速成長。”
陳慶之知道自己這個時候應該開口,否則就會讓人看扁了。雖然省委副書記是很大的官,至少在上南省是如此,但是自己也不應該一直保持沉默。為此,他配合地說道:“何書記,我們段書記的確對年輕幹部的培養鍛煉工作非常重視,根據省委的指示精神,不但出台了專門的實施方案,還會經常找我們談心交流,手把手教方法經驗,我是獲益匪淺。借這個機會,感謝何書記和段書記對年輕幹部的關心和栽培。”
說到這裏,陳慶之有個大膽地想法,“何書記,我們中青班的同學雖然畢業了幾個月,但是大家經常會聯係,說的最多的就是要在工作崗位上幹出好成績來,希望能有機會接受何書記的檢驗。借著今天這個機會,我誠摯地邀請您到嵐州經開區視察指導。”
何東風愉快地接受了陳慶之的邀請,並且還說第一站就去經開區看看,還說了以後有機會地話,還會去別的中青班學員所在單位檢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