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山頂,山風吹來,令人感覺有些冰冷刺骨。陳慶之顧不得欣賞景色,而是仔細地打量了公路前後的路況。前方似乎看著比較平靜,應該沒有什麼問題,倒是剛才走過的路上有好幾堆石頭,這樣一對比,還是往前似乎更靠譜一點。
陳慶之下去的時候,就稍微快一點,不過在跳下來的時候,不小心扭了右腳。
嚴小月有些心疼地數落了他幾句,容雨蓉則說道:“喂,陳書記,你現在這樣子還能不能開車,要是不行的話,那就換我來。”
陳慶之甩了甩右腳,然後說道:“嗯,應該沒什麼問題,剛才我看了看,後麵還有不少大石頭,前方道路沒有看見石頭,所以我的意見還是往前開。”
說完就笑了笑。但是容雨蓉看見他的笑容,覺得帶著幾分挑釁和得意,當即不爽地說道:“還是我來開好了。既然你的右腳沒什麼大問題,那就辛苦你把這些石頭給清理掉,把這個大坑給填好,等下我開足馬力衝過去。”
陳慶之道:“你行嗎?這可是山路哦,要不還是我來吧。”
容雨蓉撇嘴道:“切,這車是我的,我經常開它跑山路,我要是不行,你行?我還開過號稱死亡地帶的川臧線,特別是其中的通麥天險,本姑娘的性命當時差點就交代在那裏了。所以,經過了這些死亡路段的洗禮,我的車技可是杠杠的。”
川藏線曆史上是茶馬古道,現代是川藏公路、川康公路和康藏公路的合稱,川康公路建設於20世紀30年代,是成都通往當時的西康省省會雅安的省際公路。1951年開始修建雅安至拉薩的康藏公路。西康撤省後兩條路並稱川藏公路。川藏公路是中國築路史上工程最艱巨的公路之一,起點為四川省成都市,經雅安市、康定縣,在新都橋鎮分為南北兩線,北線全長2412公裏,為317國道,南線總長2149公裏,全線為318國道。
在川藏線有一段公路是讓所有司機談路色變的地方,這就是著名的通麥天險,通麥天險俗稱排龍天險,是波密到林芝之間一段14公裏的路段,號稱“世界第二大泥石流群”,“川藏難,難於上西天”。行走川藏南線,沿線的山體土質一般較為疏鬆,且附近遍布雪山河流,一遇風雨或冰雪融化,極易發生泥石流和塌方,故而通麥、排龍一線有“死亡路段”之稱。
容雨蓉說完就動手挪石頭,陳慶之不好跟她爭論,於是默默低在一旁跟著搬石頭。嚴小月也在一邊搭手幫忙。
清理好那些大石頭後,容雨蓉坐回了駕駛室,那架勢就像是老司機回到了久違的寶座,氣勢十足的發動著悍馬,然後瞅準了眼前的道路,一腳油門下去就飛過去了。
有驚無險地通過了大坑,眾人都鬆了一口氣。嚴小月還高興地歡呼了起來,並且還與身旁的陳慶之的拍了拍手掌。突然,容雨蓉發現左前方閃出了一隻看不太清楚的動物,下意識地往右打方向盤,車子眼看就要甩出公路掉落懸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