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紀委書記李斌的調查,終於搞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原來,三天前縣裏就下發了文件通知,放在縣政府大樓一樓的公文交換站,但是龍尾鎮沒人見到過這份文件。當天開會的上午,根據縣政府辦的要求,安監局這邊還特意打了電話給各個參會單位的辦公室,要求通知單位主要領導準時參會。黨政辦的文書劉青接到電話通知後,沒有及時做記錄,隨即沒多久就陸續有人找她蓋章辦事,她就把這事情給丟在腦後了。
這其中說明了兩個問題,一是龍尾鎮對去縣政府取公文一事管理不到位,二是黨政辦文書室沒有建立電話通知記錄簿,重要的電話通知沒有及時進行登記。
陳慶之舉一反三,另外又專門針對政府機關內部管理情況進行了一次座談調研,聽取了部分機關幹部的意見建議。
隨後,代明指導組織幹事李升弄了一份《龍尾鎮機關後勤管理製度》,包括上、下班及值班考勤和請假製度、公文流轉製度,機關衛生及安保管理製度、車輛使用管理製度、食堂管理製度等,明確了機關內部管理措施,特別是強調了違反製度規定的處罰辦法,確保大家能夠按製度辦事。
陳慶之、嚴紅旗分別在這份製度上麵做了部分修改,經黨政聯席會討論通過後就正式印發執行了。
應該說,有了更加明確的製度管理措施後,龍尾鎮機關作風有了明顯改變,幹部的精氣神也有了顯著變化。
但是沒多久,陳慶之又發現了新的問題。
這天中午在食堂吃飯的時候,他注意到了有個幹部的飯盆裏剩了很多飯菜,然後好不心疼地倒在泔水桶裏。此後又有幾個幹部也照樣倒了不少飯菜。
陳慶之看見後很是心疼,“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就這樣倒掉了,是多大的浪費啊,尤其他還是管錢的鎮長。
原本很想上前說幾句,但是想到這樣公開去批評自己的幹部,估計免不了一番爭論,到時候說不定會弄得自己下不來台。於是便忍住了開口質問的衝動,打算先從側麵去了解究竟是怎麼回事。
最大的可能是幹部們覺得飯菜不合胃口,所以才會倒掉。如果一兩個人倒掉,還可以說是個案,但是連著好幾個人倒了不少飯菜,這就說明肯定是食堂的問題了。
陳慶之是鎮長,直接問不一定能掌握最真實的情況,所以他特意找了代明、於同等人詢問緣由。
綜合大家的意見,主要有這些針對食堂的控訴。
一是菜肴品種太少,基本上就是雞、鴨、魚、燉肉還有青菜等,隔三差五就會重複,如果經常吃食堂,很容易就會吃膩。特別是早餐就更單一了,每周一三五是湯麵、炒麵,二四六七是湯粉、炒米粉,天天吃來吃去都是這幾樣東西,實在是難以提起胃口。
二是菜肴的味道實在是差勁,色香味都不能勾起人的食欲。比如鴨子肯定一般都是燉海帶或者苦瓜等蔬菜,實在是不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