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進駐紡織廠調研(一)(1 / 2)

宋得水打定主意,反正調研期間打死也不去紡織廠,就是調研組的結論報告,如果有問題的話,自己都要慎重考慮是不是要簽字的問題了,搞不好到時候隻能是裝病遁走了。

宋得水裝出一副大義凜然的態度來:“既然溫縣長發了話,那我就按照溫縣長的指示辦。”

眼看說動了宋得水,溫正陽繼續加了把火:“宋縣長是老資格的縣領導了,在分管工業這塊也作出了不錯的成績,特別是前期在嵐州第一紡織廠改製方麵做了大量工作,這點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所以有宋縣長坐陣的話,我相信這次調研工作可以取得圓滿的成效。這次談判取得的成績也是大家都認可的。”

對於溫正陽的示好,宋得水心中一陣苦笑,“溫縣長,不是我說喪氣話,我覺得嵐州第一紡織廠就是個大包袱,如果縣裏不給點更好的政策,是很難得到成功化解的。我覺得工人反映的那些問題,咱們不能全聽他們的,否則的話,那不就是被他們牽著鼻子走嗎。我覺得就要是來狠的。”

宋得水的話剛說完,信訪局局長劉順平就接過了話:“宋縣長說的有道理,但是從我們信訪部門的角度來看,對於工人們的合理訴求與無理要求肯定要區分開來,要區別對待。據我了解,工人們大部分訴求都是合理的,所以隻能由我們政府來處理。如果處理不好,肯定會留下後遺症,到時候不僅僅是增加信訪部門的負擔,政府好多部門都會一樣感到頭疼的。”

頭發有些禿頂的財政局局長王茂卿忍不住說了幾句:“溫縣長,你也是知道的,縣裏的財政是吃飯財政,基本上是靠上級撥款來維持運轉,而且還常常是入不敷出。當然了,劉局長說的意思我明白,無非就是要拿出錢來給在職、退休工人發工資嘛,但是縣裏的財政確實是捉襟見肘,根本就拿不出那麼多錢來發工資。所以,我的意見還是要盡快進行改製,如果紡織廠能夠賣出一個好價錢,到時候我們自己再籌措一些剩餘的資金,相信就可以徹底解決工人一直以來反映的拖欠工資和社保金等問題。

雖然王茂卿抱怨的語氣不太明顯,但是大家都聽的出來,他這就是在訴苦,告訴大家縣裏的財政很拮據,並且委婉地說了工人們以及縣裏的領導沒有充分考慮到財政上的困難現狀,他在提醒著眾人,這個財政局長不好當。

如果是在經濟發達的地方,財政局局長肯定是非常風光的一把手。但是在漁陽,財政局局長就像是坐在火山口上麵,經常為錢傷透了腦筋,到處都是花錢的地方。原本他還盼望紡織廠趕緊改製賣個好價錢,對於縣裏的財政也是一大筆收入,即使不能有盈利,但是最起碼可以緩解工人兄弟們的怒火。哎,這火要是積累的多了,說不定這座火山什麼時候就爆發了,那到時候自己這個財政局局長就更不好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