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快吃中午飯的時候,三人到了石磯鄉,陳慶之詢問是不是要提前跟鄉裏聯係,叫鄉裏安排下午飯。
溫正陽擺了擺手,說道:“還是算了,等下我們還要接著微服私訪,要是現在驚動了他們,那不就是前功盡棄了嘛。我們三個人自己去吃一點。你對這裏熟不熟悉,知不知道哪個館子的味道好些?”
陳慶之老老實實地回道:“縣長,我對石磯鄉也不熟悉,要不先叫漢生把車停好,我們下車後邊走邊觀察,看看哪家館子人多,我們也去湊湊熱鬧。”
溫正陽笑道:“小陳這個提議很實在,行啊,我們就開動11路汽車,自己找去。”
陳慶之跟劉漢生都跟著笑了。
步行了幾分鍾,看見一個小館子人很多,多到剩下的空桌子隻有一張了。不過美中不足的就是,炒菜的地方就在店門口,挨著馬路邊,雖然有一個玻璃罩擱在灶台上,勉強可以阻擋灰塵,但是看著好像不打衛生。但是鄉下地方就是這樣。
於是陳慶之給了一個眼神,意思是要不就到這家吃飯?溫正陽點了點頭。
隨後,陳慶之上前詢問正在掌勺的廚師兼老板,有沒有小包間。
老板告訴他,二樓有兩個小包間,但是都給預定了,隻有一樓還有兩張空桌子。
陳慶之隻得抱歉地告訴溫正陽沒有包間了,但是溫正陽說沒有關係,就在一樓吃飯也行,氣氛更熱鬧些。
這是一家小館子,菜肴都很簡單,不像大飯店有那麼多花樣。陳慶之點了一盤小炒黃牛肉,半隻燒鵝,一個青菜,加一個紫菜蛋湯,另外要了一疊花生米。
點完菜後,老板娘還熱情地推薦了自家釀造的楊梅酒,說是采摘的野生楊梅,用本地大米釀造的土酒浸泡而成的,口感很好,不容易上頭,很多客人都喜歡喝。
陳慶之大概瞧了一眼,確實不少桌的客人都在喝著紅紅的楊梅酒,於是征求了溫正陽的意見。
溫正陽想了想,說是隻來一杯,他跟陳慶之一人一半。
由於是兩個小煤灶同時炒菜,所以雖然隻有一個廚師,並且店裏都基本上坐滿了,但是上菜的速度還是很快的,不到半個小時就把所有菜上齊了。
溫正陽挨個嚐了嚐後,讚道:“雖然環境衛生差了點,但是味道確實不錯,這老板確實有兩下子。”
剛把楊梅酒拿過來的老幫娘聽見了,眉開眼笑地說道:“這位老板,你們真有眼光,我們家這口子以前在部隊當兵的時候,就是一個炊事兵,開槍打炮什麼的沒學到,就是學了一手炒菜的本事。隻要到我們小店嚐過的客人,沒有不誇的。不過,我們這是小本經營,又是鄉下地方,條件簡陋了點,但是我們這可是誠信經營,菜是本地產的,沒打過農藥,用的油都是自家用花生混合葵花籽榨的,您幾位絕對可以放心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