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之笑了笑:“鄉長,我不會在意的,黨史辦確實是屬於清水衙門式的小單位,這是全漁陽人民的共同認識。我那時候確實是想在鄉鎮多呆個兩三年,大家都知道的,我在鄉鎮工作時間確實短,工作閱曆和經驗都很不足。但是,突然調進黨史辦,也是出乎我的意料的。”
李清田勸說道:“慶之,要不你幹脆來我這裏得了,我叫安生主任找下縣委楊書記,把你調進人大來。以前你總說想在鄉鎮多呆呆,多曆練下,現在一不小心進了城,要不來我們人大,怎麼樣,有沒有興趣?大家都來評論評論,來人大是不是要比黨史辦好些?不僅接觸的都是縣領導,而且待遇什麼的也更好,提拔的機會也更大。”
李清田說到最後,還有意發動在場的人一起勸說陳慶之,試圖用打人民戰爭的方式來說動陳慶之。這也是他的高明之處,知道一個人的力量有限,並且也算是“三人成虎”的生動實踐。
黃敬忠最先響應:“對…鄉長說的沒錯,慶之,不是我們有意看輕黨史辦。縣人大辦確實要比黨史辦好數倍不止,既然鄉長這麼看重你,又三番五次地邀請你,劉備三顧茅廬也不過如此吧,你真的可以考慮去人大。如果是老領導召喚我去人大,我二話不說,拍拍屁股就走人。”
黃四成也道:“是啊,人大是好單位,級別高,也不累,最關鍵的是,李鄉長說的沒錯,提拔個正科就是小兒科的事情。陳鄉長,你真的可以考慮去人大。”
劉文沒有跟其他兩人一樣,刻意地偏向李清田,而是有些中立:“陳鄉長,李鄉長這麼看重你,你確實應該考慮跟著他幹,到了老領導那裏,肯定不會讓你吃虧的。不過,我們站在陳鄉長的角度替他考慮下,剛進黨史辦才一個星期,屁股底下的凳子都沒有坐熱,就想著離開,不知道組織上會不會認為他坐不住冷板凳,影響到對他的評價,進而認為他沒有培養前途?”
陳慶之覺得就劉文說的話最令自己舒服了,猶如落水之人抓住了救命的稻草:“是啊,劉文說的對,我才進黨史辦就想著調進人大,估計不大好吧,而且縣委那邊也不一定會答應啊。李鄉長的好意我心領了,等過段時間,要是您那邊還有位置的話,我一定過來。”
李清田猶不死心地說道:“縣委那邊不用擔心,我們來想辦法,你隻要等消息就是了。”
陳慶之遲疑了一下:“這….我總覺得這樣不太妥當,哪有副科級領導幹部一個月不到,就調整了兩個工作崗位的,組織上應該不會同意吧。”
李清田看陳慶之確實不大情願,也就不好過於堅持自己地意見,口氣稍微放緩了些:“既然這樣,我先去組織部那邊探探口風,要是組織部說沒問題的話,那我再請安生主任去找楊書記說說。”
話說到這份上,陳慶之不好再說什麼,勉強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