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陳慶之跟中心小學的校長認識,雖然談不上關係有多深,但是最起碼互相都認識。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後,陳慶之主動幫過中心小學解決了幾個問題,彼此之間的感情迅速升溫。北山村的劉鐵成,就有幾次是因為有親戚的小孩在中心小學遇到了問題,找到了陳慶之,陳慶之出麵找到校長,在一般村民眼中天大的事情,頃刻間就處理到位了。
這樣一來,劉鐵成在村民麵前更加有麵子,自然也就更加信服陳慶之。而陳慶之通過這些事情的接觸,也進一步加深了與校長間的關係。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過完元宵節,根據漁陽縣官場的慣例,各個單位都正式進入了工作狀態,一項工作接一項工作地紛至遝來,舒服愜意、懶散拖拉的日子暫時告一段落。
新到任的黨委書記梅海洋終於燒出了第一把火,那就是整頓幹部作風。根據黨政聯席會通過的《雲水鄉機關幹部管理辦法》,今後每天早上八點半上班的時候,所有人都需要簽到。
以月為單位,第一次遲到口頭批評,第二次遲到扣20元,第三次遲到扣20元並要在機關幹部大會上進行表態發言,超過四次則扣除該月獎金的三分之一。
如果缺勤,第一次扣50元,第二次扣50元並在機關幹部大會上進行表態發言,超過三次則扣除該月獎金的一半。
此外,還有對於工作拖拉、被辦事群眾投訴、吃拿卡要等方麵的處理措施。
而對於鄉領導,也多了一些約束,比如鄉長、書記批閱給黨政副職的公文,副職就是第一責任人,不能簡單地批給一般幹部處理,然後就當甩手掌櫃不管事了,而是要及時加強跟蹤問效。再如,重要工作、重大事項必須及時向書記鄉長彙報,不能超過一個小時。
總之,相比較以往來說,梅海洋對雲水鄉幹部管的更嚴,大家都很不習慣。
現在,大家都很懷念李清田時代。這是因為雲水鄉當時黨委書記空缺,李清田作為主持黨委政府全麵工作的鄉長,他本人不是真正的黨委書記,也就不敢管的過嚴。
而對於機關幹部來說,李清田不是真正的黨委書記,缺乏上位者執掌生殺大權的那股氣勢,因此大家也就不會那麼害怕他,這就導致雲水鄉在幹部管理方麵就不是很嚴格,有點懶散的樣子。
此外,也由於雲水鄉地處偏遠山區,麵臨的檢查少,上級領導來的也少,所以一直以來,鄉幹部都習慣了拖拖拉拉的辦事情,群眾對於這種慢節奏的辦事效率,也是見怪不怪。
這樣一對比的話,梅海洋的管理措施確實更嚴格,大家一時間都難以適應。
在不折不扣地處罰了幾個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幹部後,大家都變的老老實實了,沒有人敢遲到、缺勤了。管理處罰一旦跟錢掛鉤,成效還是明顯的,因為沒有人會跟錢過不去。
眼看幹部管理基本取得預期成效,梅海洋當即燒出了第二把火,就是做大工業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