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的每項工作都明確了責任領導和責任幹部,以及時限要求。陳慶之負責其中的第三項工作,對雲水鄉的產業現狀進行調查摸底,為下一步興辦工業園作決策提供必要的依據。
陳慶之叫了幾個人協助自己做工作,一個是黃四成,一個是劉文。都是非常熟悉的同事,彼此都好說話。
他們一行三人花了一個多星期的時間進行調查摸底。通過走村入戶、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多方位、多角度了解掌握雲水鄉產業現狀,摸清全部家底。同時,認真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並且還抽出兩天時間跑了周邊鄉鎮以及縣城調研,最後形成了一份內容詳實、數據全麵的調研報告。
根據陳慶之他們的調查,雲水鄉林業資源非常豐富,尤其是具有大量的楠竹,據不完全統計,全鄉種植有楠竹近3萬畝,而且臨近的幾個鄉也種植了大量楠竹。
此外,雲水鄉有不少村民在縣城或者其他地方從事木材加工、木雕、竹雕等行業工作,具有一定的勞動力基礎。
雲水鄉其他的產業都不算發達,如中草藥、毛竹、茶葉、山羊、養蜂等,都是小打小鬧的產業,上不了規模,成不了氣候。雖然全鄉現在正積極響應縣裏的號召,大力發展茶葉產業,但是茶葉種植規模目前偏小,暫時不適宜引進創辦茶葉加工類等企業。
因此,陳慶之他們在報告中提出,建議鄉裏發展竹產業,理由主要有這麼幾點,一是本鄉及周邊鄉鎮種植的楠竹、毛竹等竹子,保守估計在10萬畝左右,可以為發展竹產業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二是本鄉有上千村民從事木材、竹產業,可以提供較為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三是雲水鄉乃至周邊鄉鎮,跟竹產業有關的企業或者工廠非常少,如果雲水鄉現在率先走出一步,介入並且大力引導發展竹產業,可以搶占先機,贏得發展的良機。
陳慶之也綜合了各方意見,在這份調研報告中提出了幾條有操作性的建議,比如向外出鄉賢寫一封信,號召並鼓勵他們回鄉創業或者引進老板到家鄉投資辦廠;抓緊與銀行等部門聯係,為村民返鄉創業解決好信貸資金等難題。
陳慶之的報告得到了李清田的高度讚賞,認為能夠充分理解黨委政府的意圖,是花了不少心思的。
陳慶之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肯定,心中也是非常的高興,隨即自己掏錢請黃四成跟劉文吃了頓飯,算是小型的慶功宴吧。
還沒等陳慶之高興多久,就接到了新的任務,要求他帶一兩個人去招商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