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上任後經曆的大場麵(一)(1 / 2)

李清田注意到了陳慶之臉色的變化,其中夾雜著茫然的神情,以及一絲不安的情緒,他於是解釋道:“這個心理準備,既是要做好分管重要工作的準備,也是要有應付棘手任務的政治覺悟。根據慣例,新進入班子的黨政領導,都會分管一些比較棘手、其他老成員不願分管的工作,說起來似乎不大好擺到台麵上講,但是事實確實如此,不止是雲水鄉,大部分鄉鎮都是這樣子。我也沒辦法打破這個不成文的規定,這樣說,你應該理解吧?”

陳慶之這才弄清楚,原來李清田說的是這回事。雖然這是他提任副鄉長後,頭一回接觸到業務分工居然還有這樣一個不成文的規定,或者說是一種潛規則,但是他好歹在鄉鎮上了一年班,多少也知道,有些工作確實沒有人願意分管,比如安全生產這種容易出事、容易被追責的工作,還有就是山區鄉鎮容易出現森林火災,也沒有人願意分管林業和森林防火工作。

所以,像這些棘手的工作就是沒人要的“雞屁股”,一般都是一年一調整,或者兩年一調整,因為沒有人願意一直分管那些難搞的工作。而像其他一些沒什麼責任、壓力的工作,就很少出現頻繁變更分管領導的情況。

當然了,一些責任小、權力大的工作則是很多人競相爭取的“香餑餑”,像陳慶之這樣的新手,一般是沒有挑三揀四的機會,基本都是被動接受。那些特別吃香的業務工作暫時輪不到他分管。

一般來說,如果某個鄉鎮事先得知有人會進入班子,不論是新提拔的,還是平調過來的,都會有老班子成員找到鄉鎮的書記、鄉長,要求調整部分業務分工,趁機把一些難搞的工作分擔給新來的同誌。

每個人提出業務分工調整的理由各不一樣,有的是直截了當地提出,有的是委婉的以身體欠佳的理由提出,有的則說自己分管了幾年該項工作,也應該調整分工了,還有的幹脆就說自己的工作積極性有所下降,不適合再分管某項或者某幾項工作。

聽說陳慶之提拔副鄉長後,陸續有幾個班子成員找到李清田,要求調整業務分工。

李清田在綜合了各方的意見建議後,初步確定了陳慶之的業務分工範圍,分管民政、果茶、畜牧水產、水利、農機、安全生產、礦產等工作,協管公路、交通、國土、林業、圩鎮建設工作,同時負責掛點聯係北山村。

陳慶之對此沒有意見,事實上,他對於業務分工還沒有一個特別清晰地概念,所以暫時也提出不了什麼意見建議來。

調整班子成員的業務分工,也是一把手的重要權力,但是這其實也是一個博弈的結果,綜合考慮方方麵麵的因素之後最終確定個人的分工情況,然後再上會討論。

誰都想分管一些好口子,不願分管棘手難搞的口子,但是既然是一個集體,就需要統一意見,需要有人顧全大局,做出暫時的犧牲,維護集體的團結。

兩天後,李清田主持召開了黨政聯席會,會上對黨政領導的分工進行了調整,安排給陳慶之的業務分工,就是之前李清田私下通氣時所說的那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