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之,這次咱們遇上了個硬骨頭,還得靠你把這副擔子給挑起來。北山村的情況非常糟糕,如果真的拖了後腿,咱們一年的獎金就泡湯了。今年鄉裏的財政還不錯,前幾天我聽李鄉長說,年底每人平均有望拿到3000元的獎金,這可比去年整整多了1000元。所以,咱們一定要想想辦法。”黃敬忠首先拋出了高額獎金作誘餌,期待引起陳慶之的興趣。
果然,聽說有3000元獎金後,陳慶之的興趣瞬間被提起來了。有了這筆錢,就可以考慮買個摩托車了,最不濟也要買個二手的,以後出行就要快捷方便的多了。
這段時間陳慶之深深地感受到了,沒有摩托車實在是很不方便。陳慶之覺得,自己都已經畢業進入社會了,盡量做到不開口問父母要錢,雖然他知道如果開口的話,父母肯定可以支援他一輛摩托車的錢,但是他想自食其力。
其實,陳慶之也給自己在心裏麵定了一個小目標,那就是一年之內買個摩托車,爭取兩年之內買個手機,遠期目標是能買個小轎車,但是他也明顯覺得就目前的狀況來說,買轎車還有些遙遠,所以把這個目標放在了五年之後。
他激動地問道:“黃鄉,是真的嗎,要是真有3000元的獎金,我一定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哦…嘿嘿,當然了,就是沒獎金,我也會盡自己最的力氣,畢竟這也是我作為駐村幹部的工作職責嘛。”或許是意識到自己表現地有點過於激動,而且給人的感覺似乎把錢看的過重了些,陳慶之及時調整了口氣和措辭。
“嗯,獎金額度的提高應該沒什麼問題。前段時間,我就聽財政所的老李說,今年鄉裏的資金比較寬裕,所以領導打算提高獎金額度也是可能的。不過,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咱們鄉裏發獎金的慣例,一直以來都是按上班的月份計算,我記得你是9月底來報到的,頂多按四個月計算,也就是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獎金,折算下來也就是1000塊錢的樣子。”黃敬忠道。
“哦,這樣啊,這個慣例不清楚,不過倒是可以理解,但是這1000跟3000差的可不是一點!”陳慶之聽到黃敬忠的解釋,原本高昂的熱情瞬間降溫不少。
“不過,咱們北山村情況特殊,目前最有可能拖全鄉後腿的就是北山村,所以全鄉計生工作的關鍵也就在北山村。我會去跟書記鄉長再爭取點政策,力爭把我們北山村完成既定任務後的獎金額度再提高點,並且我還可以保證你至少能拿到3000元的全額獎金,如果鄉裏不同意,那2000元的差額我私人給解決,怎樣,有信心大幹一場沒有?”黃敬忠先是道出了獎金發放標準慣例,隨後又表示會單獨為陳慶之爭取特殊政策,目的在於激發陳慶之的鬥誌。
黃敬忠對北山村的計生工作這麼上心,甚至打算要是陳慶之的全額獎金爭取不下來,就私人掏錢給陳慶之發獎金,其實他是有自己的私心在裏麵。
黃敬忠的兒子目前正在縣城的漁陽中學讀高二,明年下半年就要念高三了,即將麵臨考大學的關口。由於調皮的兒子隻聽黃敬忠的話,妻子根本就管不住,所以就強烈要求黃敬忠想辦法調回縣城,幫助管好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