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7章 佝僂老人(四)(1 / 2)

話音剛落,這個相貌平庸的老頭子便開始抹去臉上的笑容,換成了一副凝重的麵孔,掐指算了起來。那副專注、認真的樣子,再配上手指上的動作,活脫脫像是一個得道高人。如果再穿上一身粗布道袍的話,然後再來一點微風,把盤起來的發髻吹開幾縷白發,一定當得起“仙風道骨”這四個字的評價。

剛才還是其貌不揚的老工人模樣,現在卻迅速地換了一副精神飽滿的神情,這個老頭真不一般呀!

就在老頭掐指盤算的時候,陳慶之開始不經意地打量著這個小院子,有兩株有些年頭的石榴樹分別立於院子東西兩側,翠綠的枝葉伸向藍天,猶如虯龍一般的枝幹帶著一股滄桑氣息。

一株石榴樹前有一個狗窩,但是來了這麼久,一直都沒有聽見狗的動靜,沒準是一個空狗窩呢。不過,就在陳慶之準備轉移視線的時候,卻突然像是聞到了一股淡淡地騷味,憑著多年在鄉村生活的經曆,他覺得應該是狗的味道。看來老頭養的狗或許是病了吧,不但沒有離開過狗窩,也沒有發出過任何動靜,這條未曾謀麵的狗真是好奇怪的一條狗。

另一株石榴樹上掛著幾根短短的紅綢,不知道是幹什麼用的。印象中隻有世俗中人遇到了什麼煩心事,才會去選擇在榕樹或者別的什麼神樹上掛一截祈福用的紅綢,祈盼能夠盡早消災避難。

挨著院門口的地方有一株高大的古玉蘭,看著有些年頭了。離地一人多高的一根枝幹上麵掛著一個鳥籠,一對黑色的八哥在在籠中不斷跳躍著,偶爾還發出陣陣叫聲,給這個幽靜的小院增添了幾分活力。

作為六朝古都,北京在金元時就開始種植玉蘭,明清兩代更廣泛種植,因此現存的古玉蘭很多,但大多為清代玉蘭,且大多在寺廟中。在北京浩瀚的玉蘭林海中,最著名的古玉蘭就要數西山大覺寺的清代白玉蘭,古典皇家園林頤和園的清代紫、白玉蘭,京西潭柘寺的兩棵明代紫玉蘭。

在頤和園樂壽堂的殿後,有一棵叢狀生長的古紫玉蘭。在長廊東門邀月門南側還有一棵高大的古白玉蘭,它們是園內最古老的兩棵玉蘭樹,是乾隆皇帝在修建清漪園(頤和園的前身)時所種植,距今已有近300年的曆史了。在樂壽堂修建前,那裏曾經玉蘭滿園,有紫、白兩色玉蘭,稱為“玉香海”,後來大部分玉蘭被入侵北京的英法聯軍燒毀,惟有這兩棵紫、白玉蘭劫後餘生。

小院中的這株古玉蘭雖然沒有300歲高齡,但是至少有100多年曆史了。在這樣的小院能有這樣的古樹,說明這個院子的主人很不一般。這個袁老究竟會是什麼人?印象中,沒有哪位退下來的國家領導人能跟他對上號的呀。

過了一會,袁老睜開眼睛,說道:“好,遠洋,你這頭一件禮物我收下了。說說看,這第二件禮物是什麼?”說完,便上上下下地打量葉遠洋,似乎像是要把他的身體跟看穿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