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8章 營造雙贏的場麵(1 / 1)

古時有位老人死後留給他的3個兒子17隻駱駝和一張遺囑。

按照遺囑,老大可以得到一半數量的駱駝,老二是1/3,老三卻是1/9.這就有了麻煩,17隻駱駝是不能整除於2、3或是9,一定要將兩隻駱駝宰了分屍才可以。但是被殺的駱駝又不值錢,為了這個問題,三兄弟大傷腦筋,最後鬧得不可開交,隻好請來族長幫助裁決。族長了解情況後,笑眯眯地表示,為了要讓兄弟們和睦相處,決定再送他們一隻駱駝,以湊成18隻。這樣,老大就得了9隻駱駝,老二、老三分別得到6隻駱駝和2隻駱駝。而最有趣的是,最後三兄弟的駱駝加起來還是17隻,多的那一隻,仍舊完整地送還給族長。

這則故事被不少數學參考書或腦筋急轉彎之類的書籍收錄,實際上,它不僅僅是個數學題,這則故事還告訴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要運用智慧。而在現實生活中,同樣也會出現類似的情況。

何進財先生被稱為演講名嘴,他以前的老家在嘉義新港,如果從台北坐火車回嘉義的話,還要再另外花兩百元坐出租車才能到家。有一次,何先生又坐火車返鄉,在上出租車的時候突然想,一人搭乘是兩百,三個人坐也是這個價,那就再找兩個鄉親一起,讓他們免費坐上一程不是更好嗎?於是何先生就找到了兩個老鄉一同坐車回新港。在返鄉的路上,三個人寒暄客套著,一聊之下,才知道何先生一直為鄉人所敬重。原本免費搭便車的一位鄉親說道:“何先生,剛才我不認識你,所以讓你出錢,現在已經認識你了,就讓我出錢請你吧!”何先生連忙搖手謙讓,原本就是他自願的,現在怎麼會反悔呢?接著三個人都搶著要出錢。這時候出租車司機說話了:“各位鄉親,我也是新港人,算是你們同鄉了,這樣好了,你們每人各出一百,都比單獨一個人坐車省一百,我也出一百,這樣子每個人都可以賺一百元!”最後,大家一致同意,歡笑著回到了家。

其實很多時候有很多辦法去解決問題,可在這個充滿競爭壓力的現代社會裏,人們習慣了使用“減法”思考,隻是想追求勝負分明的結果,而到了最後往往以兩敗俱傷收場。也許我們該多多學習“加法”思考,彼此多付出一點,營造雙贏的場麵,不是皆大歡喜嗎?

人生感悟

人們習慣了使用“減法”思考,隻是想追求勝負分明的結果,我們該多多學習“加法”思考,彼此多付出一點,不是皆大歡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