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給自己再試一次的機會(1 / 1)

1979年,英國人湯姆·威塔格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失去了右腳和膝蓋,在1999年5月27日,也就尼泊爾當地時間早上7點,經過8個小時精疲力竭的攀登、越過危機四伏的岩石和冰層,威塔格實現了他一生的夢想,登上世界之巔——珠穆朗瑪峰!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登上珠峰的殘疾人。

珠穆朗瑪峰天地相連,時速161公裏的狂風勁吹,氣溫能降至零下96攝氏度。而對於那些滿懷激情的登山者而言,登上珠峰是他們的最高獎賞,是他們夢寐以求的目標。

攀登珠峰的登山者要麵對著常人難以想象的危險:被寒冷凍傷、被太陽灼傷、被雪的反射光刺成雪盲,呼吸寒冷空氣能造成劇烈的咳嗽,更大的危險就是珠峰特有流冰、深不見底的冰縫、殘酷的暴風雪等。這些危險讓那些冒險者退避三舍,自從1920年早期歐洲遠征隊創下首次登頂記錄後,冒著危險登頂的人便從未間斷過。平均每30個登山者中,就有一個永遠長眠在山上。

1979年的車禍,讓威塔格失去了右腳,而這個並沒有動搖他成為世界級登山者的決心。到底是什麼讓威塔格借助於假肢也要堅持攀登世界上最令人生畏的高峰呢?威塔格回答說:“為什麼有人要跑馬拉鬆或打橄欖球?就是要逼自己向一個更高更大的目標前進,而你自己並不知道能不能實現。”

1989年的時候,威塔格第一次攀登珠穆朗瑪峰,在他到達7300米的高度時,由於一場暴風雪被迫退回大本營。1995年,他又去了珠峰,這次他到達了8382米的高度,但由於他的高山反應強烈,已經不能繼續前進。

威塔格在第二次登頂失敗後對記者說:“登山並沒有升學那麼難,大多數人都認為兩次登珠峰足夠了,但有人對我說,三次也不失為明智之舉,所以我決定再去試一次,也是最後一次。”

威塔格的曆史性攀登就像是一部驚險的影片,剛到大本營,時速161公裏的風暴就摧毀了2號和3號營地的帳篷和設備。設立此營地是讓登山者休息以適應當地的缺氧環境。後來威塔格又掉了隊,一種感冒狀的病毒使他虛弱得難以前進。幾天有些恢複之後,他到了4號營地,這裏被稱做“死亡地帶”。此時他的3個夥伴安格拉、傑裏斯和湯米隻登了珠峰的南峰,比最高峰低374米,狂風就迫使他們下撤。威塔格此時得了高山肺水腫,不得不從4號營地下撤到2號營地。基地醫生用無線電通知他撤到大本營治療保證他的生命安全。

經過一番激烈辯論,威塔格決定抓住攀登珠峰的最後機會。1999年5月24日早晨6點,威塔格、朋友傑夫和4個舍巴人出發登頂,3個難熬的晝夜過後,他和朋友傑夫登上了8848米頂峰。

1999年初,威塔格第三次衝刺珠峰,也是最後一次,他成功地登上了峰頂。

威塔格是怎麼想的呢?不久前醫生還說,如果他不放棄登山他很可能一命嗚呼。他隻說了一句話:“感謝上帝,我的麵前沒有高山了。”

人生感悟

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攀登,給自己再試一次的機會,便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