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很權威的生活攝影大賽中,一名年輕人從千千萬萬攝影愛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金獎。
被音樂和掌聲簇擁上台,主持人讓他談及獲獎感想時,他開口便說:“那不是我最好的作品……”台下一片嘩然,以為他狂,誰知他講的是實情。
半年前,他家中失火,照片底片全部被燒光,參加評比的那幅是相冊中裝不下淘汰下來,被妻子拿到丈母娘家去才得以幸存的。
眾人便折服於他的才氣,想象在大火中化為灰燼的那些“最好的”,不知要好到怎樣。
一個金獎讓他信心倍增,下一次大賽前,他精選又精選,送出自己最滿意的作品,卻沒有獲獎。再下一次,再再下一次,每回他都憋足了勁,卻終究沒能再獲獎。
於是有人想到,獲金獎之前他也曾數度參加評獎,均空手而回。他唯一的那個金獎也許正因為“那不是最好的”,要是沒有大火的淘汰,要總是按他自己的那個“最好”的標準,他也許永遠與金獎無緣。平時我們之所以不能創新,或不敢創新,常常是因為我們從慣常思維出發,以至顧慮重重,畏首畏尾。而用一種創新思維來加以考慮,就會發現很多新的機會、新的成功。
人生感悟
任何事不是一成不變的,用變化的眼光去把握一切,你才會獲得新生!盲目跟隨,那樣將永遠落後於人,永遠呼吸不到新鮮的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