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下到底有多大?
哲學家:下,就是關上門的那一間鬥室。
曆史學家:下,就是中華的領土。
地理學家:下,就是地球的表麵。
武將:下,就是中華鐵騎所達之處。
文臣:下,就是中華神威所及之間。
一個響亮的聲音在大地上截然而起:下,就在我們的心裏,心有多寬,下,就有多大。心夠寬,哪怕火星也會是我中華的下。
※※※※※※※※※※※※※※※※※※※※※※※※※※※※※※※※※※※
清晨,我坐在禦花園的甘露亭中,清爽的晨風迎麵而來,送來景陽樓的陣陣鍾聲。
我就這樣靜靜的坐著,過去的一幕幕像電影一樣在我的腦海裏不時閃過。
經過一係列成功的改革,整個帝國就像一部全自動機器一樣,即使我這個皇帝在後宮躲個半年不出來,也會一切正常。
我又把一部分權力交給了太子,我這個皇帝終於做到了可以成喝喝茶,和妃子們打打麻將的最高管理境界。
可是太過清閑的rì子未免有些無聊,我產生了寫一本自傳的衝動。
現在社會上似乎挺流行這個,作家,歌星,體育明星紛紛都出了自傳,就連那個什麼形體印象派創始人,蓮花姐姐據都要出自傳了。
這麼多人都能出自傳,為什麼我這個皇帝就沒資格出一本呢?乘早自己寫了,省的rì後給別人弄出一堆什麼《戲大成帝》、《大成帝野史》什麼的,亂寫一氣不,還壞了我的名頭。
想到做到,讓侍官送來筆和紙,我便在伏在了案前。
寫書總得先起個名字吧,《大成皇帝傳》?老套;
《我的一生》?俗氣;
《我和我的老婆們不得不的故事》?似乎有點文不對題,名字也顯得太長了。
想了半,我居然沒想出一個滿意的書名,不禁有些惱了,將寫滿書名的紙撕的粉碎,又揉成一團,扔的老遠。
媽的!火大了!寫書還要起名字?我氣乎乎的隨手寫下這幾個大字,便刷刷刷的直接寫了下去。
幾個月以後,我的自傳終於出版了,一經上市便掀起了一陣搶購狂城裏買書的人據能從文學館排隊排到長江邊,各大報紙和媒體紛紛把此書評選為什麼曆史類的典範。
中華電視台甚至跟風開了一個叫“萬家講壇”的欄目,錄製了一批“易大地品”,“李丹品陳書”之類的節目,據收視率達到了空前的百分之九十九點九。
“曆史類,是個什麼東西?”我聽著侍官的回報,未免有些鬱悶,我寫的可是自傳,怎麼成了,不過還好受歡迎。
正在得意時,我突然想起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我的書似乎還沒起名字啊,怎麼都出版了,真要命了。
我連忙讓侍官找一本我的自傳送來,等書送到,我拿起一看,隻見封麵上赫然印著幾個大字,《寫書還要起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