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1月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是我們黨在新世紀召開的第一次代表大會,也是我們黨在開始實施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部署的新形勢下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會。
大會主題是: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麵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繼往開來,與時俱進,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麵而奮鬥。
十六大結束後,黨中央又召開了十六屆一中全會,大會選舉胡錦濤為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當人類社會跨入21世紀的時候,我國進入全麵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的發展階段。國際局勢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在曲折中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綜合國力競爭日趨激烈。形勢逼人,不進則退。我們黨必須堅定地站在時代潮流的前頭,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完成祖國統一、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共同發展這三大曆史任務,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這是曆史和時代賦予我們黨的莊嚴使命。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很有必要重溫毛澤東同誌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重溫鄧小平同誌、江澤民同誌關於全黨和全國人民要長期堅持艱苦奮鬥的一係列論述,結合新的實際,堅持做到“兩個務必”,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30多年來,我國科技、教育、文化事業欣欣向榮;各項社會事業全麵進步;國防力量日益強大;各民族兄弟團結友愛;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不斷提高;祖國統一大業取得重大進展,香港、澳門相繼回到祖國的懷抱。可以說,我們的祖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蒸蒸日上,我們的人民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精神振奮。
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曾經發生過三次曆史性的轉變。第一次是由北伐戰爭的失敗到土地革命的興起,第二次是由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到抗日戰爭的興起,這兩次轉變都是在民主革命時期發生的。第三次轉變則是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開始全麵地、係統地糾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傾錯誤,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麵。我們黨深刻地總結了曆史經驗,科學地闡述了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提出的許多理論和政策問題,確立了鄧小平理論的指導地位並深刻闡明了其內涵和偉大意義。
總之,過去的80多年,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這已成為曆史。未來在期待著中國共產黨,也將考驗著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要發揚自己的光榮傳統,自強不息;充分運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兢兢業業地為中國人民服務到底,為振興中華而奮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