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小太保大鬧登州路 老楊林無奈拜名師(1 / 2)

話說自那西晉覆滅之後,中原大地南北分割,南北朝互為仇讎,爭鬥不休,直到那楊堅橫空出世,一舉統一南北,這才終了這多年分裂之勢。楊堅護國愛民,北掃突厥,南定陳朝,給百姓一個太平盛世,世稱開皇之治。

正所謂英雄也要四方來助,這楊堅開辟大隋天下,也不是靠他一人就行。除卻楊堅本人的雄才武略,這大隋一統天下,也是靠了開隋九老一眾名臣。而這其中,更是以靠山王楊林居首。

這楊林乃是楊堅的兄弟,十二歲時就從軍作戰,大小戰役立功不計其數,使一雙水火虯龍棒,打遍大江南北,武藝上可謂是天下前列。更可貴的是其人能耐過人不說,更有那對大隋朝的赤膽忠心,即便多年領兵在外,也是忠心為國,不曾有半點反意,數十年沙場廝殺,為國忘家,竟是膝下連一子也無。楊堅憐惜老楊林老來無子,無人贍養,隨下旨允其收養假子,以全天倫。那楊林奉了聖旨,這才收了幾個假子,卻又不怎麼提拔,隻為避開結黨營私之謗,以全忠義之名,時間長了,這假子們也就名聲不顯,世人所知,也隻是楊林太保之名,卻是掛在老楊林名下,紅花綠葉之屬罷了。

不過在那登州城中,楊林太保之名可謂是家喻戶曉,然則卻不是什麼好名聲。想那老楊林駐守登州,原本是為了海上賊寇猖獗,為保一方安寧。誰想到這一眾假子卻是好樹開出爛芽,麵上奉迎著楊林千好萬好,私下裏卻是魚肉鄉間。楊林年老,雖然嚴厲非常,遇事公正,但是精力有限,凡事不及細小之處,他們就在細小之處下手,那老楊林還在為了登州百姓四處征討賊寇,卻不知道登州城裏早就把他手下的太保視若猛虎,恨不得早死早超生了。

不過正所謂龍生九子,各個不同,楊林這幾大太保裏,還就有個不同於兄弟的人物,話到這裏,要說的詳細。卻說這不同於兄弟的太保,在登州城中有著另外一個叫法,叫做小太保。其人姓在楊林太保中排行老九,不過年紀卻是最幼,時年也不過就是八歲年紀,蓋是楊林某次出征討伐賊寇之時發現的孤兒,憐其孤苦,收養在府中,本是要做家生子。不想這小子年紀雖小,卻是聰明伶俐,大異常人,小小年紀,就已經將論語讀了個通透。楊林見了不由得歡喜,便收了做太保,卻是當做親子來養。其後兩三年間,就能識文斷字,上馬提刀,直若楊林少時模樣。更可喜的是因為有時混跡鄉裏,更的解民間疾苦,常常直言相諫,偏生那楊林最喜歡耿直有能之人,便越發的喜歡,因而其他太保都得罪不起,隻要遇到了,都是能避則避,為此可謂是澤被鄉裏,故得名小太保,卻是有別於兄長眾人,當得是擁戴喜愛之名了。

這一日,當朝官員宇文化及遣自家外甥麻叔謀來登州府拜山,隻為了給自家外甥謀個前程。那楊林喜愛宇文化及之子成都勇猛,本意愛屋及烏,滿口答應,不過後來聽說這麻叔謀形貌不正,能耐又不是很好,於是又改了口風,隻道到了再說。

那麻叔謀經由叔父推薦,又聽說靠山王是當今大隋的第一猛將,原本隻是來混個功名。更兼有那紈絝子弟的毛病,一路上可謂是雁過拔毛,欺男霸女,到了登州府的時候,行李愣是比出門前多了兩箱。等到了登州府,和幾個太保一一見過,喝上兩圈酒,卻是王八對綠豆,天下烏鴉一般黑,隻覺得如魚得水,當下就喜歡上了這富庶的登州,想要在這裏作威作福,繼續這幸福的二代日子。

然而他這外來人卻沒有太保那般熟悉情況,一是不知道楊林那邊早已經注意到他的種種劣行,已然不喜。二是不知道躲著這小太保走,於是就壞了事。要說這事情開頭,也是有趣,卻說這麻叔謀得了太保們的請,喝了一點小酒,心情正暢快著,行走在登州大街上,卻是忽然看上了一個豆腐西施,便動了念頭,想要嚐嚐這味道。

這裏要說了,這些太保們雖然也是魚肉鄉裏,武藝上也算不得什麼高明人,但畢竟是楊林教導,一個個的卻也是武人思想,注重氣力,不會太過沉迷酒色一物,更別提強搶民女這種醃臢事情。而這麻叔謀從大興京裏過來,卻是沒這麼多講究,這種事情雖然不算太多,卻也並非頭一遭。

兩下裏一碰,那邊太保想要搏個京城出路,不敢得罪。這邊楊林在上麵壓著,卻也不敢真的放肆,於是這些太保們互相一合計,便想到了那小太保的身上。對於他們來說,正可謂是惡人就要惡人磨,要是能讓京裏來的貴人除掉那個小子,自然是好上加好,一箭雙雕了。

於是那麻叔謀毫不知情的,就被太保們忽悠到了小太保時常活動的街口,迎麵就遇到了那豆腐西施,才不過挑逗三兩句,當頭就被人潑了一身的爛豆汁,登時渾身臭不可聞,不由得心中大怒,正待撒潑鬧事,就聽得頭頂上一聲笑,一個稚嫩的聲音道:“麻子臉,破落頭,三十歲,不知愁,街坊鄰裏齊稱厭,愁的父母白了頭……”

這麻叔謀雖然姓麻,不過卻不是麻子臉。然而或許是大魚大肉吃多了,麻叔謀一來臉上有點浮腫,二來確實起了幾個痘瘡,所以最忌諱人提起麻子臉之類的話語。當下直接氣得跳腳,抽出腰間腰刀,就要去砍那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