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時法則:尊重時間,時間才會尊重你
對於安排好的工作,必須準時完成,並且長期堅持這樣的習慣。久而久之,時間就會回報你--讓你的每一份工作都能產生足夠的成就感。
樂趣法則:享受工作而不是厭棄它
從現在起,你要學會享受自己的工作。不管做什麼,都要投入,體會其中的樂趣,把工作的積極意義最大化。除非這些工作是不必要的,是浪費時間的,否則你都應積極主動地對待。
“不後悔”法則:對做過的任何事情都不要後悔
你不要因為一些失誤而對已經結束的工作念念不忘,這沒有意義。你要學會向前看,避免今後再出現類似的錯誤,而不是把時間都用到後悔上。
“不憂慮”法則:不要用憂慮的態度對待工作
你不要麵對著一堆還沒有做完的工作而表現得憂心忡忡,或者唉聲歎氣。這隻會增加你的心理負擔,讓你的工作效率更加低下。你要淡定和從容地處理當下最重要的每一件工作,因為這才是最有效的辦法。
“2小時”法則:每天用2小時來規劃你當天的工作流程你可能覺得2小時太多了,但它一點都不過分。早晨抽出兩個小時進行當日的工作規劃,根據工作的需要,設計一係列必要的應對原則,這能讓你當天的工作效率提高至少兩倍。這一習慣持續下去,5年內為你帶來的收益至少會提高10倍。
“信息概要”法則:多數信息隻需要了解概要
互聯網時代的信息是海量的,如何從中找出自己感興趣的、重要的東西?一個實用的方法是不要跳進信息的海洋被它淹沒,要減少了解信息的時間,隻是讀一下它的概要即可。雖然信息特別重要,但我們一生中看到的東西有90%以上都是無關緊要的,至少對你而言沒有用處。
閱讀法則:即使最好看的書,也沒必要完整地讀完你真正需要的閱讀方法是按價值等級進行挑選,而不是自己的興趣。請相信,根據興趣讀書的人往往都沒有多大的成就。再好看的書,你也沒必要全部讀完它。了解其中的主要內容是你首先要做的,遇到特別需要的內容時才有必要詳細閱讀。
“三分鍾”法則:讓自己的時間比別人快三分鍾
你的手表要永遠比別人快三分鍾。約會,開會,上班……總是比別人提前三分鍾,20年內你多出來的時間,就是你領先別人的距離。
記錄法則:貼身準備記錄卡片
你要隨身在口袋中準備一些空白的卡片和一支筆,隨時記錄臨時想到的好點子。人的記憶力不是無懈可擊的,有些想法稍縱即逝,因此“記錄卡片”是對我們思維成果的鞏固。
清單法則:為當天的工作準備清單
在一天的工作開始之前,比如在你起床之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列出這一天的任務,並把工作的順序安排好。請記住,人在早晨時的思維往往是最清醒的,一定要充分利用好這段時間--非常適合做工作分配與任務安排的工作。
標注法則:對重要工作做標注
當你遇到比較重要的工作時,不要急於開始,而是對它們進行標注。或者用紅顏色標明重要性,或者用數字排好順序,並適當注明工作的性質和需要完成的時間。
獎賞法則:對自己付出的努力要進行適當的獎賞
每當你完成了一件比較重要的工作之後,可以允許自己休息一下。比如聽10分鍾的音樂,或者去看一部一直想看但沒時間看的電影。當然,你也可以拿出1個小時去約會。前提是你真的完成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
開始法則:立刻開始,而不是“稍等”
對自己應該做的工作,要習慣立刻開始,馬上著手處理。你想想自己平時到辦公室後的習慣是什麼呢?是先喝半小時的咖啡、聊一小時的天再工作,還是馬上打開電腦,處理當天的緊要事項?不要把時間用到“調整狀態”上,也不要“稍等”,而是要開始工作,就算隻開一個頭也是好的。
後果法則:想一想如果不做這件事,會有什麼後果假如你非常不願意做一件事,那麼你可以先問一下自己:“如果我放棄這件事的話,後果是什麼?”這可以讓你清晰地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如果沒有任何不良後果發生,那麼你當然可以放棄它;但如果它非常重要,則必須不折不扣地完成它。
二八法則:把80%的時間用到20%的工作中
二八法則是把我們的思維能力轉化為高效成果的原則。因為我們80%的工作成果往往隻來自於20%的工作,所以你要找到這部分最重要的工作,並且投入大部分的時間和精力。隻要把最重要的20%做好,你就可以取得初步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