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之前老師乃是正一品的首輔大人,若是還重新啟用,那朝廷哪還有正一品的空缺?
倘若是屈居夏清之下,顧誠玉覺得這也沒什麼意思。突然想到東宮剛立,或許皇上是打著這樣的主意?
“老師前些年一直在靖原府的府學任教瑜,過得還算舒心。隻是後來微臣來了京城,師兄們更是長居此地,老師在靖原府難免覺得膝下空虛,遂也就跟著回來了。前幾日為了微臣和姚姑娘的婚事憂心,所以稍顯頹廢了些。”
顧誠玉自然要為梁致瑞說些好話,皇上這話好似在說梁致瑞離開了朝堂,就變得鬱鬱寡歡似的。
“老大人當年為朕、為朝廷鞠躬盡瘁,一片赤膽忠心。朕當年答應他辭官也是無奈之舉,自此後常常後悔不已。世人皆認為朕身為帝王,身份尊貴,當有享用不盡的榮華富貴。可是誰能知曉,身為帝王,也常常身不由己呢?”
皇上此時也是感慨萬分,這世上誰人能夠隨心所欲?怕是誰也不能。
“如今太子已立,朕欲封你老師為太子太師。太子雖然年已弱冠,但他從小就不是朕親身教導,在脾氣和秉性上皆有些欠缺。你老師德高望重,為人光明磊落,學識更是無可挑剔,當為當朝太子太師。”
皇上說完後,立即觀察著顧誠玉的臉色。
顧誠玉心中一沉,果然如此。
皇上這步棋下得不可謂不陰險,而他明知是陷阱,卻必須得往下跳。
老師重入官場,聽起來似乎是大喜事。
可太師之職本就是虛職,多為有功績與崇高身份的官員兼任之。並無實權,隻是名頭好聽罷了!
也就是說,皇上用一個虛職將梁致瑞給框住了。梁致瑞進入官場,顧誠玉再想做什麼,未免有些束手束腳。
雖說太子如今已經過了弱冠,但皇上剛才的意思好似還想讓梁致瑞教導太子學問,並培養太子好的品性。
太子太師乃是東宮輔臣,那梁致瑞就得和太子頻繁接觸,日後如何與太子脫開關係?
可明知皇上這麼做的用意,顧誠玉能拒絕嗎?不能!
太師之位雖然是虛職,可從一品的品級卻不是虛的。倘若老師得了太師之職,不管朝中哪位重臣,見了老師,也得行禮。
當然,這其中不包括夏清。因為夏清乃是首輔大人,正一品的官職。
當今聖上沒有設三公和三孤,因此即將成為太師的梁致瑞乃是太子三師之一,地位著實崇高。
等日後太子登基,他老師順理成章身為三公之一,地位更是了得。
顧誠玉不願拒絕,自家老師成了德高望重的太子太師,他的身份也水漲船高。
更何況先不說他自己的利益,其實這對老師也是一種肯定。
因為他知道老師心裏還在後悔當年如此輕率地辭官,如今也算是老師的一塊心病。
“承蒙皇上看得起,老師終身為了朝廷殫精竭慮,就算致仕之後,也常憂國憂民。之前微臣和老師談論學問之時,老師還常常提起皇上您,認為您是開明且能力卓越的君主。如今立了太子,老師學識過人,品性端良,當為太子恩師,微臣暫代老師謝過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