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九十四 鏖戰洵陽(四)(2 / 3)

“他不敢不可靠”天福眼中射出一絲寒光,隨意的瞟了一眼郭浩,後者立時覺得身上遍體發寒,汗毛陡樹,額頭不禁悄然滲出一滴冷汗。

“你去準備吧,我料楊少保大軍數日內必至,你隨時準備出兵,到時金人困頓於洵陽城下,我虎狼之師便挾山崩海嘯之勢一鼓可破,老相公一個少師之位是跑不了的,小郭將軍也是前程似錦啊。”天福似笑非笑的看著郭浩。

郭浩心中苦笑,這天福小小年紀,卻是透徹人心,那個什麼狗屁少師自己一個行將就木之人是不會在乎的,但老二在三個兒子裏卻是唯一一個可能有些出息的孩子,為郭家之後搏個前程,說不得要拚一把了。

當下隻好默默的拱拱手,轉頭而去。

“這老家夥好沒禮數。”尖細的聲音突然的響了起來。

“老家夥打的什麼主意誰都清楚,我們這突然跑來攪黃了他的逃跑大計,還能指望他有多好的禮數麼。”天福悠悠的站起身來,走到窗前,望著明朗的月光,滿天的繁星,心中一時想著那讓人生恨的白衣龍三,一時又想著那總是恬淡幽靜的蘇靜雲,忽而又回憶起師父的那句“魔障”,卻是怎麼也睡不著了。

“若非萬一,我們的人不得出手救郭杲,不過也不能讓他栽在洵陽,老家夥是我們川中最好用的棋子,可不能讓他因為死了兒子跟我們翻臉。”

“謹遵公主旨。”幾個尖細不一的聲音同時響起。

“楊兄為何如此苦惱?”渾厚的中年男音回蕩在空曠的軍帳內。

“唉”武當軍節度使,知興元府楊政長歎一聲,看著款款而入的劉子羽:“劉兄與某商議的阻擊大計看來要泡湯了。”說著揚了揚手中的書信。

來的正是與龍三他們一同入川的劉子羽,幾人快馬加鞭,早在數日前就已進了興元府,此時川地軍情已明,風傳的西五萬東兩萬變成了西兩萬東五萬,金人分明是主攻金洋,吳家壓力並不大,劉子羽與吳玠相交莫逆,與吳璘卻無什麼交情,而隻心憂國事的他便立刻跑到楊政這裏來為他出謀劃策。

隻是龍三吳捍兩人卻是直奔興州而去,吳捍是要回家幫叔叔抵禦金人,而龍三則是聽命於龍氏,川中大族以龍氏為首,而吳家扼守川口,龍吳兩家唇亡齒寒,明裏暗裏關係複雜,是以龍氏的傑出子弟多在吳家軍中效力,龍默然就是如此。龍三是女子,不好從軍,但龍氏仍要求她趕赴興州,探查吳家“謀反”的虛實,畢竟一般的龍氏子弟是接觸不到更高層的,而龍三吳捍師姐的身份則顯得尤其重要。

“這卻為何?”劉子羽是個藏不住心事的人,聽罷大驚。

他是經曆過十多年前那場戰事的,也正是他的傑出表現征服了吳玠,二人齊心合力方才將撤離喝趕出漢中,故而對於這場戰他是很有發言權的。楊政也深知這點,所以對他幾乎言聽計從,而二人商議的結果就是,放任郭浩在金州抵禦金軍,同時組織堅壁清野政策,武當軍則守住石泉饒風一線,這一路上有數道險關,尤以饒風關為首,一旦金軍久攻不下,便偷襲金軍糧道,如此則金軍可破。

兩人心中知道郭浩靠不住,所以也就壓根沒想過要去援救郭浩,在他們想來,郭浩能跟當年王彥一樣跑路到巴中後能扼守住米倉道不讓金人進入巴中就不錯了,指望老狐狸跟金人拚命是不現實的,而金洋一線,沿石泉以東,確實也無險可守,如果跑去跟金人打yezhan那真是找死了。

川兵善守,饒風關地勢險要,而且楊政自信武當軍之力足以在饒風關給金人一個刻骨銘心的教訓,那麼再戰饒風關也成了必然的戰術選擇。

“天福公主派人帶來密旨,川中三路大軍聽從公主調遣,不從者軍法從事。”

劉子羽聽罷,嘴巴半天合不攏,半晌才又驚又怒道:“豈有此理,軍國大事豈容兒戲,川中諸軍不是歸鄭剛中節製麼?”

“鄭宣撫病重,我川軍群龍無首,聖意既然如此,我等自當遵命。”話雖如此,楊政卻也有些憤怒,宋人以文製武實在過於厲害,鄭剛中一介書生,但無論在他楊政麵前還是在新鮮的檢校少師吳璘麵前絲毫不給他們麵子,卻到底也是王命指派的四川宣撫副使,可如今居然要聽從一個女人的命令,叫他這一方大將情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