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九十 川江聯的來曆(3 / 3)

“大江分三段,川江,楚江,吳江,吳江上當年的幫會自宋王南渡,幾年之間或被剿或被撫,總之,官家絕不會看著眼皮底下的大江掌握在他人之手,現在的吳江會便是由官家的水軍掌控。至於楚江,嶽帥經營楚地多年,戰事不斷,鍾相起事,襄陽數戰,楚江上幫派多如牛毛,都不成氣候,可惜嶽帥之後,楚地出了個厲害的人物,竟在無聲無息間彷如一夜之間一統楚江,弄了個楚江盟,近日與我川江聯多有齟齬。”唐居安言語中帶了些又讚歎又不甘的意思,想來對那楚江盟主又佩服又不服。

“而川地,各家各門都不會讓他人獨占大江之利的,經曆多番磋商”李劍看他臉色有些怪異,心中自是不屑,這所謂磋商想來不是什麼和平友好的那種,也就是無奈的統一罷了“大家便都出些人力物力,創立了這麼一個聯合,控禦川地水運,唐家有,你陳呂兩家也是有的,還有皇甫家,何家,峨眉派等等都是有的。”

李劍聽到這裏,心中一動,這川江聯成立已久,難怪並沒有吳家,要知道吳家本來就是外來戶,不過如按曆史來看,吳家將會縱橫川中幾十年,權勢滔天,川江聯中出現吳家的身影隻怕是早晚的事。

“但我們世家在川蜀紮根,與其他人終是不同的,覆巢之下絕無完卵,所以宋金川陝交戰以來,諸大世家便決定為大宋盡一番力,唉,我們可是不願再如唐季末時一般,像喪家之犬一樣從長安逃來巴蜀。”

原來是他們。

李劍暗暗的感歎了一聲,這些世家正是當年唐朝晚期,多位唐皇奔蜀帶來的家族,唐明皇奔過,唐僖宗奔過,晚唐諸皇都是驚弓之鳥,一個不好就趕緊奔蜀,而長安洛陽諸多的大家族也荒亂的隨之奔蜀,到的此時,這些世家已在川地傳承百多年,可以說,巴蜀的繁榮絕少不了他們的貢獻,無論物質還是文化,就如金破北宋之後的各大世家南渡一樣。

“所以我們便在宋金前線成立了多處分舵,各處都派駐了得力的人手,聯係南北,將潛在北地的軍中或民間探子的消息送回來,昔日張相公,胡老帥都是知道的,而今,吳經略,郭經略也都頗為重視。”

張相公自然就是那位讓後世褒貶不一的張浚張使相了,而胡老帥則是指揮了剡家灣大捷的胡世將了,這些人竟然都對這些川江聯的據點很讚賞,看來此時的間諜戰的確還是初級階段,川江聯這些探子倒頗有些後世特種兵的味道了。

“唉”唐居安長歎一聲“此處是川江聯最重要的一個分部,卻被魔門給毀了,眼下金狗又來攻川,看來我要在此駐守一段時日,否則劉三應付不過來了。”

李劍仍然一言不發,隻是和蘇靜雲二人靜靜的坐著,唐居安不安的咳了一聲,主動從懷中掏出一份硬皮包著的信道“本來我在襄陽隻是遊玩,那賊軍漢身負重任卻玩忽職守,格老子的實在看不下去,便將軍情搶過來打算自己送去,倒累的李少俠一陣好追,嘿嘿。”

李劍明白了這前因後果後,心中對唐居安其實十分欽佩,而對川江聯控製長江雖不以為然,但對他們這種積極參與國戰的熱情也是很欽佩的。他們不僅對國家民族飽含熱情,更不惜犧牲的投入到了保衛家國的戰鬥中去,明明不關自己的事,隻要事關國家,就都敢於承擔,難怪後世說最樸素的民族主義其實起源於唐宋,此言不差啊。

“唐二先生心懷家國,令人敬佩”李劍完全能從唐居安的話中聽出他的誠意,以他的境界,也不難聽出唐居安心中的焦灼“李劍也是受人之托要去興元府辦事,也路徑洵陽金州,如果二先生分身不便,我可代為傳送這份軍情。”

“可是”唐居安眉頭一皺“郭經略此時不知在上津還是何處?”

“上津已經陷了”陳凡插了一句“我們從洵陽過來的時候就聽說了,郭經略還在金州坐鎮。”

“什麼”唐居安大怒“金狗竟來的如此之快,那煩請李少俠將此信帶往金州給郭經略,如有不便之處就說是川江聯求托。”

“我們明早就會動身,不過”李劍施施然道“二先生,那七花之事,能否告知一二,中毒之人乃是丐幫少幫主,想來以川江聯這等耳目靈通,該也是聽過的吧。”

說罷,目光中又透出些厲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