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入住(2 / 2)

郭仁義便不再什麼了,阿秋笑著道:進臘月了,想著熬臘八粥呢,有這些難得的豆米正正好!

搬到寬敞的屋子裏,林思賢和廖淑怡也一身鬆快,感覺喘氣兒都順暢不少,上到二樓看見孫女把大臥室讓給他們住,還專門為他們辟出個書房,知道林思賢喜歡舞文弄墨,文房四寶等物都給準備得完善齊全,收藏在抽屜裏,用的時候搬出來,二老感動得眼睛都紅了,回想往日蜷縮在狹陰濕的房間裏動都不敢動,那一種憋屈鬱悶,都不知減掉了多少壽元。

幸好老有眼,護佑寶貝孫女兒平平安安歸來,他們也是能享受到孫女福的人了,內心甘甜欣慰之餘,夫妻倆難免又為孫女的前途焦慮起來。

祖孫三口樂嗬團聚了兩,林思賢和廖淑怡就提醒林曦,讓她回趟孫家。

林曦母親林喬一九五六年落江失蹤,父親孫慶勇幾個月後就另娶了汪瑩,林思賢和廖淑怡還沒能從失去愛女的痛苦中走出來,孫慶勇這一舉動對夫妻倆無異於是利劍補刀,憤怒之下與孫慶勇反目,當時林曦才五六歲,離不開從寵愛她的外公外婆,孫慶勇就任由她留在林家,到六零年,林思賢夫妻被戴上“封資修”帽子,抄家、隔離審查,不得已情況下,也為了保護孫女,林思賢去找孫慶勇,將林曦撫養權交還給他,所以林曦的出身成份是清白的,她還可以算是革命後代,她父親孫慶勇十七歲入伍,參加過解放戰爭以及抗援之戰。

林思賢和廖淑怡不想別的,隻期望孫慶勇看在血緣關係上,給予林曦庇護。

此時的林曦卻是有點頭痛,原主記憶裏對孫家極其抵觸,明她並不喜歡呆在孫家,林曦就更不樂意去了。

汪瑩嫁給孫慶勇成為孫家當家主母,把孫慶勇的拖油瓶當成眼中釘肉中刺,直接打發到千山萬水之外的山區去插隊,而她自己的拖油瓶孫冰雁,卻得到孫慶勇的百般寵愛,早早為她籌謀打算,進入部隊就去了文工團,不吃苦不受累的,等捱過三年,不管退伍或留在部隊她都能有個光明前程。

林曦和孫冰雁的對比,充分明了什麼叫做‘有後娘就有後爹,有親媽的孩子才是寶’!

國家政策要求城市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自力更生,但是有工作的或入伍當兵的可以規避這一條,事到臨頭孫慶勇才大發慈悲給了林曦一個參軍名額,卻被汪瑩連詐帶騙拿走,而林曦下鄉半年多,從未得到孫慶勇一個字的詢問。

原主已經死了,如果林曦不穿來,不定他麵對女兒的死訊時,依然是那樣沉靜淡定、不置一詞。

這都什麼爹啊?還不如沒有呢。